自君之出矣(一作贾冯吉诗)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
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作品评述

自君之出矣,红颜转憔悴。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自君之出矣,明镜罢红妆。
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

中文译文:
自你离去后,少女的容貌蜕变得憔悴。
念你之情如明亮的烛火,煎熬着我心灵,我满怀泪水。
自你离去后,我放下了精美的妆容。
思念你如夜晚的蜡烛,煎熬的泪水已经流下千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情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自离别后少女容貌萧条,自己内心煎熬的心情。诗中的明烛和夜烛象征着思念的程度,明烛照亮着心中对君的思念,夜烛则是流泪的结果,表现出了痛苦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悲凉和伤感的语汇,给人以忧伤和宿命感。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妇女的两难境地,她们面对着家庭和个人的矛盾,不得不承受着离别之苦。

这首诗以简短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离别和思念的主题,通过凄美的词句,将人们带入一个动情的场景,强烈地描绘出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煎熬。它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语言造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离别情感的普遍体验。

诗词推荐

设色既成象,卿云示国都。九天开秘祉,百辟赞嘉谟。抱日依龙衮,非烟近御炉。高标连汗漫,迥望接虚无。裂素荣光发,舒华瑞色敷。恒将配尧德,垂庆代河图。

典故

后樊百君子,相对两玉人。酴醾三月暮,篠簜四时春。俱怀冰雪姿,不竞桃李辰。何以树之背,恐受俗子尘。

典故

久知拙无用,饰巧以相贤。而君独用拙,好古与世悬。不见百围栎,濩落终天年。岂其弃匠石,无用用乃全。孔门七十子,愚鲁承禅传。冲质抱元素,神工谢雕镌。续凫而刻马,适以戕其天。柳州正坐巧,望星犹乞邻。一堕叔文累,挽海不可湔。

典故

伏龙冈下旧招提,犹记儿时到竹西。白日几何人易老,青山咫尺路都迷。高林霜木云边见,小阁冰花雪后题。最爱多才贤父子,薜萝深处与扶藜。

典故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典故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尊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典故

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鲁公亦乞米,炊煮尚不辞。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来。呜呼天下士,死生寄一杯。斗水何所直,远汲苦姜诗。幸有余薪米,养此老不才。至味久不坏,可为子孙贻。

典故

南海春天外,只应学水仙。自伤迟暮眼,为我一潸然。

典故

(古有慈帝,能保静顺以涵万物,故为《至慈》之诗二章四韵十四句)至化之深兮,猗猗娭娭。如煦如吹,如负如持,而不知其慈。故莫周莫止,静和而止。至化之极兮,瀛瀛溶溶。如涵如封,如随如从,而不知其功。故莫由莫己,顺时而理。

典故

赤墀同拜紫泥封,驷牡连征侍九重。惟有白须张司马,不言名利尚相从。

典故

先生岂是傲当时,知向名场是识机。扰扰半生蝴蝶梦,休休今日绿蓑衣。笔端信有江山助,醉里从教日月飞。应笑蘧生回首晚,才知四十九年非。

典故

山意久辞腊,林根冻未消。清尊如有待,白发正无聊。岁去梅花在,春初柳絮飘。同吟二三子,折简可能招。

典故

春闱只恐有遗材,据案重将信字开。白石谩应歌甯角,黄金枉是起燕台。侵更竞看仓惶笑,薄晚谁衔毷氉杯。文字须勤苦得,莫沾双泪向尘埃。

典故

屏居倦幽独,出门无所适。种竹满前庭,坐玩凌寒色。森森密阴净,竦竦条干直。晴日借景光,霜风时荡析。自我来此居,三见岁华易。小孙渐成童,长杨忆初植。杂花亦纷然,似欲娱閴寂。世虑久已忘,况乃头半白。旧乡丧乱后,城郭满荆棘。藉使能北归,亦不异作客。独怀首丘念,未易

典故

非是雪,只是玉楼成。屑不尽云英。东边老树颓然折,西头稚柳爆然声。试平安,松丈丈,竹兄兄。有谁向、金船呼小玉、又谁怜、纸帐梦飞琼。怪疏影,坠娉婷。唤起老张寒蔌蔌,好歌白雪与君听但党家,人笑道,太粗生。

典故

天上无穷路,生期七十间。那堪九年内,五度百牢关。

典故

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

典故

天遣今年到五夫,琼田千里玉平铺。波中船舫来还去,载取烟云作画图。

典故

层峦叠壁映朱帘,风软尘香四月天。十里山塘看不足,翠屏合沓午云鲜。

典故

恶钳鎚下翻身去,个个当阳要出尖。钉得虚空无缝罅,有完全有不完全。

典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