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补阙自九华山拜官因以寄献

冥鸿久不群,征拜动天文。
地主迎过郡,山僧送出云。
登车残月在,宿馆乱流分。
若更思林下,还须共致君。

作品评述

刘补阙自九华山拜官因以寄献

冥鸿久不群,
征拜动天文。
地主迎过郡,
山僧送出云。

登车残月在,
宿馆乱流分。
若更思林下,
还须共致君。

诗词中文译文:

刘补阙自九华山拜官因以寄献

长时间不见到行天鹅飞翔了,
行天鹅飞翔宛如天象运行。
地主亲自迎接那来自城郡的官员,
山中的僧侣亲自送他离开云层。

登上车辆,尚能看到残月挂在天空,
住宿的客栈中,交错着流动的众人。
若是再思念起山林的清新,
还需同心共同致以敬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诗人刘补阙从九华山拜官归来的情景。诗中以比喻手法来描绘刘补阙行程的恢弘和受人尊敬的场面。行天鹅久未现身,象征了刘补阙很长时间未曾外出,此次拜官若有天上飞翔的壮丽景象。地主亲自接待,山中僧侣亲自送行,展示了刘补阙的高贵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乘车和住宿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思念山林的深情。残月的形象出现暗示了刘补阙的离开。客栈中的人来人往,流动的人群反映出现代社会的繁忙和杂乱。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念山林的情感和对朋友的致意。

整首诗简洁明了,以简练的语言塑造出行程的壮丽和对山林的思念。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拜官归来的庄严与现代社会的忙碌繁杂。展示了作者对山林的热爱和向友人的问候。

作者介绍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诗词推荐

粉捏孙儿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时新。输嬴一掷浑闲事,空手入城羞杀人。

六论不知出处。写得乌梅几字。圣恩广大如天,也赐束帛归去。

东西南北郡,自说遍曾游。人世终多故,皇都不少留。郢城帆过夜,汉水月方秋。此谒亲知去,闻猿岂解愁。

今年菊早。想到重阳花正好。玉冷金寒。全似东篱挹露看。色庄香重。直与梅花堪伯仲。待唤渊明。三友相从盖为倾。

驿畔争挦草,车前自喂牛。凤城一别几经秋。身在天涯海角、忍回头。旅梦惊残月,劳生寄小舟。都人应也望宸游。早晚葱葱佳气、满皇州。

苜蓿村中卜钓矶,临流搆屋不嫌低。屋头所种无多树,大有亲来白鹭栖。

曲木天然性,叨名席上珍。节高工礙手,倚壁快扶人。莫问西来意,终为灶下薪。他时俘颉利,拜赐敢忘身。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一本云潇湘景物疏。?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寥寥落何处,一夜过胡天。送苦秋风外,吹愁白发边。望乡皆下泪,久戍尽休眠。寂寞空沙晓,开眸片月悬。

点点秋灯晚,翻翻宿鸟还。雨添羁枕睡,书伴小窗闲。僧阁荒寒外,渔村缥缈间。画工今代少,谁为写家山?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欻驾。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只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闲开飞龟帙,静倚宿凤架。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人间方大火,此境

儿女情怀易得怜,悲伤容或涕涟涟。独疑迁客方沦落,犹著朝衣夜入船。

金沙岁岁占先回,不等荼蘼一并求。今岁香红与香雪,两花同日忽齐开。

杜门人事少,排闼相师来。童子忙驱鹤,先生正看梅。烦君滕口说,如我岂身媒。水镜能司马,隆中觅异才。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天盖不住旋,日车不停驰。西风下木叶,那复有静时。造物尚尔劳,人生能无为。我於大化中,纵浪何所羁。倦则熟午睡,饥则爱晨炊。既无大患及,亦无好爵縻。但得长如此,乐焉复何疑。

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脂膏兼饲犬,长大不容身。筒桶相沿久,风雷肯为神。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万事罢经营,悠然心太平。甘餐随日足,美睡等闲成。处处佳风月,人人好弟兄。神仙不须学,券内有长生。

用军何事敢迁延,恩重才轻分使然。黜诏已闻来阙下,檄书犹未遍军前。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正会星辰扶北极,却驱戈甲镇南燕。三尘上相逢明主,九合诸侯愧昔贤。看却中兴扶大业,杀身无路好归田。

十年牢落醉穹庐,不用归荣驷马车。他日傥思人在北,音书还寄雁来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