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河上段十六

与君相见即相亲,闻道君家在孟津。
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

作品评述

《寄河上段十六》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与你相见就如见亲人,
听说你家在孟津,
为了见你,我特地去问行船的人,
在客栈里碰到了一个来自洛阳的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杭州河上段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待友人相见的态度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与友人相见即感到亲切,友人的家在孟津,诗人决定亲自去问行船的人,想要借此机会见到友人。在旅途中,他在客栈碰到了一位来自洛阳的人,增加了人情味和衬托了友人的珍贵。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友人之间的相聚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唐代诗人王维的浪漫情怀和细腻的感受力。整首诗词描绘了朋友相见的喜悦和渴望,表现了友情之深厚。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亲自去问行船的人以及在旅途中碰到的洛阳人,给诗词营造了一种真实的情境,也展示了王维对友情的珍视和追求。整首诗词简洁而质朴,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将人情之事巧妙地融入其中。这样的诗意和赏析使得《寄河上段十六》成为了一首表达友情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歷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瘖,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赋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復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祕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勅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者流,时论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璠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辞以情达,义以气激。以素心期,托名手笔。都曹这犹,中寓其一。尚想风流,太平人物。

灯外风摇沽酒旆,月中人数卖花钱。少年心绪如飞絮,争逐遗香拾坠钿。

见说长沙去,无亲亦共愁。阴云鬼门夜,寒雨瘴江秋。水国山魈引,蛮乡洞主留。渐看归处远,垂白住炎州。

雨洗春山空翠新,登楼不见送鸿人。薜萝清夜月依旧,无复新诗泣鬼神。

露薄云轻物色佳,平平绿水映人家。鸠鸣村暗开桑叶,燕舞风斜落杏花。

芳条得意红,飘落忽西东。分逐春风去,风回得故丛。明朝金井露,始看忆春风。

水泛沟塍意欲餍,凌晨还复雨廉纤。早秧未颔犹须插,晚谷无多不更{土冉}。

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玉夜花节。记向留连处,看街临晚,放小帘低揭。星河潋艳春云热。笑靥欹梅,仙衣舞缬。澄澄素娥宫阙。醉西楼十二,铜漏催彻。红消翠歇。叹霜簪练发。过眠年光,旧情尽别。泥深厌听啼鴂。恨愁霏润沁,陌头尘袜。青鸾杳、钿

忆君南适越,不作买山期。昨得耶溪信,翻为逝水悲。神交如可见,生尽杳难思。白日东林下,空怀步影时。

亦次其韵岩桂秋风南埭路。墙外行人,十里香随步。此是芗林游戏处。谁知不向根尘住。今日对花非浪语。忆昨明光,早辱君王顾。生怕青蝇轻点污。思鲈何似思花去。

笑语无踪莫更寻,每怀平昔恨犹深。况看满幅相思字,曾诉幽闺独自心。因想音容如在目,不知涕泪已盈襟。恨销除是彩笺灭,弗比遗香苦易沉。

垂老飘零两鬓华,重阳又复对黄花。明年决定谋归去,免使禽猿有怨嗟。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洪州矮张如矮瓠,大帛深衣没双屦。自言矮瓠不食酒,惟贮先天九宫数。早年侠气慕朱郭,轻财屡倒千金囊。得道人疑李士宁,滑稽时效东方朔。双瞳注射金蟆精,口如急雨倾建瓴。卒然一语中人隐,王公错愕面发赤。乌乎王谢误苍生,天下乌用尔宁馨。居中可乏汲长孺,使边甲用苏子卿。

穷愁长怕诗撩拨,幽愤须凭酒破除。对酒更遭诗债窘,可堪毛颖不中书。

桑柘满江村,西斋接海门。浪冲高岸响,潮入小池浑。岩树阴棋局,山花落酒樽。相逢亦留宿,还似识王孙。

野服支离号散仙,望晴閒倚柁楼前。江山风月多寻酒,芦荻汀洲几泊船。水路愁疑孤障雁,野庐清隔雨溪烟。来春不负筇枝去,杨柳桥西听管弦。

扶风石桥北。函谷故关前。此中一分手。相逢知几年。黄鹄一反顾。徘徊应怆然。自知悲不已。徒劳减瑟弦。

小醉微吟过一春,人间侬是最闲人。龟毛拂子长三尺,拈起风光处处新。

欢常以饮合,欢意则非外。今吾二三子,共此西轩会。主人吾儒秀,言与二雅配。酒行倡大论,文字略琐碎。上言砰人物,要当本诸内。下言讥为学,不以满自概。唐之众诗人,区别各异派。一经群子评,敛凿弃秕{左火右备}。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答我文如韩,尚有六经在。况吾何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