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临安试

南省观图丧一名,补闱又试万人英。
两重门阈如天险,十有七人倒地横。
谁设秦阬来贡院,枉教唐士梦登瀛。
云山万里家何在,月白风清鬼哭声。

作品评述

《讽临安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淳佑士人。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省观图丧一名,
补闱又试万人英。
两重门阈如天险,
十有七人倒地横。
谁设秦阬来贡院,
枉教唐士梦登瀛。
云山万里家何在,
月白风清鬼哭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临安试,即南省乡试(科举考试的一种)的情景。诗人借用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和不满。他描述了考场的景象,强调了考试对于参加者的严峻和压力,同时也暗示了科举制度的不公和弊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省乡试的情景,展示了科举考试的残酷和不公。首先,诗中提到南省观图丧一名,意味着有人在考试中失去了生命,显示了考试的严峻和残酷。然后,诗人又写到补闱又试万人英,强调了考试的竞争激烈和人数众多,暗示了科举制度对于士人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诗中的两重门阈如天险,十有七人倒地横,形容了考场的门槛高、竞争激烈,以及参加考试的人数众多,其中大部分人都无法成功。这反映了科举考试的不公和不合理之处。

接下来,诗人质问谁设秦阬来贡院,枉教唐士梦登瀛。这里,他暗示了科举制度与秦代的坑阬制度相似,使得唐代的士人们无法实现他们登上仙境瀛洲的梦想。这是对科举制度的讽刺,认为它只是一种虚幻的梦想,无法给予士人们应有的机会和奖赏。

最后两句,云山万里家何在,月白风清鬼哭声,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科举制度所造成的家庭分离和人们失去归宿的痛苦的思考。这里的云山、月白和风清也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凄美感。

总的来说,《讽临安试》通过对科举考试的描写和讽刺,反映了对于科举制度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抒发了对于士人们困境和社会不公的关切。

诗词推荐

土德居中,方兴配位。乐以送神,式申昭事。

江水悠悠自在流,向人无恨不应愁。相逢不觉浑相似,谁使清波早白头。

演经捣药已无踪,古观丹崖翠壁重。要识庐山先辈面,含情一抚六朝松。

高深妙语坐鬅鬙,花落茶烟夜雨灯。俗眼不知鹏化鷃,书痴何害墨成蝇。云泥梦觉空陈迹,桑海吟残嗅葛藤。剑吼洞庭朱顶急,归来城郭问云仍。

朝来采藕夕来渔,水种菱荷岸种芦。寒浪落时分作荡,新流涨後合成湖。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月姊倚秋风,香度青林杪。吹堕酒杯中,笑靥撩人小。芗林万事休,独此情未了。醉里又题诗,不觉花前老。

雪茹冰餐入骨香,帽欹驴瘦尽诗狂。人传幼妇皆称绝,鬼笑家兄不姓方。细雨寒灯初梦短,断丝枯木一声长。上天已辨河东赋,岂有长贫执戟郎。

柳梢欲雪。十里烟明灭。曲曲阑干转影,教人忆、夜来月。家人相对说。灯花还又结。冻雨村村□鼓,终不似、上元节。

日射觚棱气郁葱,露华犹冷玉芙蓉。琐窗朱户春光暖,珠蕊琼花无数重。

贱臣通金闺岁,先帝凭玉几年,韦曲桑麻如旧,茂陵松柏参天。

昔人甫彻弃刍狗,此日已归谈木牛。报国无阶空马革,托身有地早菟裘。乘车载苡才经谤,三宿恋桑真可羞。掩卷勿惊臣议戆,舜瞳应雇殿西头。

春浦雪,涧泉梅。

浮萍踪迹。又作南东□□客。不奈秋阳。一似朱明赫赫光。惊雷叱雨。料是阿香怜逆旅。好个凉天。称我前程步步便。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家在吴楚乡,泪寄东南波。

读书干禄不医贫,馔厌寒葅甑欲尘。自笑凄凉弹铗客,欣逢慵慨指囷人。江南缩项鲜堪鱠,浙右长腰色胜银。盂饭杯羹饱扪腹,鬓迈岁事又从新。

新霜着庭树,叶下如猛剉。萧然物容改,有若惧凌挫。砌下丹橘落,墙边紫榴破。精光竹劲健,沮丧柳怯懦。览景惜向暮,感时惊忽过。胜事实可乐,闲愁本堪唾。何当共佳客,对此酌香糯。

山脚侵城起阜堆,绕城徼道斩新开。闉闍半坏惊潮信,隍壑初深见劫灰。蚁聚千夫曾几日,鳞差万瓦看将来。史君才力轻山郡,朝论行闻急召陪。

宝犀未解心先透。恼杀人、远山微皱。意淡言疏情最厚。枉教作、著行官柳。小雨勒花时候。抱琵琶、为谁清瘦。翡翠金笼思珍偶。忽拚与、山鸡僝僽。

紫府静沈沈,松轩思别琴。水流宁有意,云泛本无心。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不因时卖药,何路更相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