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道中

日暮倦趋山市远,解衣聊复憩岩阿。
云迷险道藤穿石,水落悬崖草乱坡。
木客下时人迹少,鹧鸪啼处客愁多。
向南言语凭谁辩,莫问蛮方事若何。

作品评述

《湘乡道中》是陈秀民在元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你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日暮倦趋山市远,
解衣聊复憩岩阿。
云迷险道藤穿石,
水落悬崖草乱坡。
木客下时人迹少,
鹧鸪啼处客愁多。
向南言语凭谁辩,
莫问蛮方事若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湘乡道中的情景。太阳西斜,他疲倦地走在远离山市的道路上,解开衣衫,找一块岩石休息。云雾迷失了蜿蜒险峻的小道,藤蔓穿过石缝,水从悬崖上落下,草丛杂乱地生长在坡上。这里人迹罕至,只有鹧鸪在啼叫,旅人因孤寂而感到愁苦。他面对南方,想要说些话,但没有人能明白他的辩解,也不要问他关于蛮方的事情如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乡道中的景色和旅人的心境,展示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作者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将旅人的心情与环境相结合,表达了他在陌生的湘乡道路上的孤寂与困惑。

诗中描述的景物有些荒凉和险峻,暗示了旅人所处的环境并不友好。云雾迷失了小道,藤蔓顽强地穿过石缝,水从悬崖上落下,草丛乱糟糟地生长,这些描写给人一种荒凉和难以逾越的感觉。

诗中的木客下时人迹少,鹧鸪啼处客愁多,反映出旅人在湘乡道中的孤独和寂寞。他感到无助,想要说出自己的心声,但徒劳无功,无人能够理解他的辩解和内心的苦闷。

最后两句“向南言语凭谁辩,莫问蛮方事若何。”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南方的陌生和无法言说的困惑。南方的事情,对于旅人来说是陌生而无从解答的,所以他劝人不要问起。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表现了旅人在湘乡道中的孤独和困惑,以及对于陌生环境和无法言说的感叹。

诗词推荐

忆别叮咛泪欲潸,酒杯乍可莫留连。只愁醉里腾腾睡,魂梦都无到妾边。

日落江村远,烟云度几重。问人孤驿路,驱马乱山峰。夜入霜林火,寒生水寺钟。凄凉哭途意,行处又饥凶。西江江上月,远远照征衣。夜色草中网,秋声林外机。渚田牛路熟,石岸客船稀。无复是乡井,鹧鸪聊自飞。秋滩一望平,远远见山城。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烧畬残火色,荡桨

秋雨不肯晴,秋夜不肯明;寸心集百忧,厌此点滴声。岁月不贷人,老病忽至此。丈夫本忧世,儿女乃畏死。

圣宋非狂楚,清淮异汨罗。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风波。舟楫颠危甚,鼋鼍出没多。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何须观始重,友分固非疏。况复羁孤极,同经忧患余。晚成应大器,先得类凡鱼。游衍陪严忌,声华诵子虚。蒲轮诏枚叔,驷马宠相如。莫忘西都日,寒窗夜读书。

断云疏雨,冷落空山道。匹马駸駸又重到。望孤村,两三间、茅屋疏篱,溪水畔、一簇芦花晚照。寻思行乐地,事去无痕,回首湘波与天杳。叹人生几度,能醉金钗,青镜里、赢得朱颜未老。又枝头、一点破黄昏,问客路春风,为谁开早。

邃谷居来久,寥寥绝众喧。云深通药径,草长失柴门。静爱寒山色,閒寻野水源。清虚乃吾事,不与俗人言。

戏摇微缟女鬟鸦,试咀流酥已颊车。历乱稍埋冰揉粟,消沉时点水圆花。岂能舴艋真寻我,且与蜗牛独卧家。欲挑青腰还不敢,直须诗胆付刘叉。

白发壮心还未减,春风梦绕扬州。青山隐隐水悠悠。征帆从荡漾,行李亦风流。向日侍郎今右相,元龙豪气横秋。月明千里镇淮楼。依然青眼旧,应不负依刘。

形胜今虽在,荒凉恨不穷。虎狼秦国破,狐兔汉陵空。

荠花繁处蝶争飞,忽忆前年三月时。流水流杯人共醉,晚来疎雨又新诗。

枣子万星攒,良苗绿一端。扑篮多秀色,吹帽受风寒。扰扰水和尚,泠泠山药官。近诗差进步,安得老梅看。

从军无一事,终日掩空斋。道薄交游少,才疏进取乖。野禽鸣聒耳,庭草绿侵阶。幸自同樗栎,何妨惬所怀。

三吴山水喜秋风,白蟹青虾甬水东。独步晁丞孙子到,谁怜憔悴众人中。

三月不见吴道子,十日两渡钱塘江。诗书压架自足乐,风月满坛谁敢降?菖蒲青青绕石壁,薜荔密密缘山窗。归来不道簿书急,漫对阿戎言老庞。

雾豹平时岂一班,定将清对领威颜。东南民病知多少,莫把皇华误出关。

冷落疏枝寒草冈,欲攀先怕踏榛荒。异时折处何堪说,临水高城倚女墙。

我缸无储粟,世累如缀缨。读书寡见功,一饱不可营。鳞差四百指,羽惯啼饥声。天岂私贫我,客气略已平。安能事计然,且复师渊明。傥有故人问,但如诗所称。

秘省丞郎出字人,锦江偏好濯缨尘。酒壚千古风流地,花县三年烂熳春。白羽豫州慵草檄,青天蜀道厌摧轮。巴猿杜魄惊乡梦,莫遣霜华髩畔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