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梅

宦游到处即为家,况我迁谪来天涯。
三年假馆主人屋,忽忽屡见新梅花。
那知今冬当去此,十月已见凌霜葩。
绕之百匝未易别,对我脉脉如含嗟。
悬知客去门复掩,亭沼人散啼昏鸦。
朝风吹香散寂历,夜月照影低横斜。
嗟我明年复何处,东州旱野连桑麻。
相思时有梦魂到,极目南望空烟霞。

作品评述

《别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梅花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宦游到处即为家,
况我迁谪来天涯。
三年假馆主人屋,
忽忽屡见新梅花。

那知今冬当去此,
十月已见凌霜葩。
绕之百匝未易别,
对我脉脉如含嗟。

悬知客去门复掩,
亭沼人散啼昏鸦。
朝风吹香散寂历,
夜月照影低横斜。

嗟我明年复何处,
东州旱野连桑麻。
相思时有梦魂到,
极目南望空烟霞。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作者离别的心情和对梅花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赏析:
诗词开篇,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宦游中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到宾至如归的心态。接着,作者提到自己迁谪到天涯,离开了故乡,这种离别之情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假馆中居住三年,屡次看到新梅花盛开。这里的梅花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品质,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作者意识到自己即将离开这个地方,感叹时间的流逝,对梅花的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用“脉脉如含嗟”来形容自己对梅花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故乡的思念。作者不知道明年将去何处,而东州的旱野则成为了他眼中的景象。相思之情时常在梦中出现,作者极目南望,却只能看到空灵的烟霞。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和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迷茫。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_雁未成归,肠断宝筝零落。那更冻醪无力,似故人情薄。瘴云蛮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

箫鼓向晚。

帘额风微紫燕通。楼头柳暗碧云重。玉人争劝玉西东。醉拥雕鞍金蹀躞,夜归花院玉葱茏。归心何事与山浓。

谢病归装能办未,葛洪丹灶景山铛。

天有惜花意,恐花开染尘。先教微雪下,始放满城春。且醉登楼客,重期出郭人。因酬郢中律,霜鬓数茎新。

溪边闲坐眼慵开,波射长堤势欲摧。多少水禽文彩好,几番飞去又飞来。

炎炎者烈火,营营者小蝇。火不热贞玉,蝇不点清冰。此苟无所受,彼莫能相仍。乃知物性中,各有能不能。古称怨恨死,则人有所惩。惩淫或应可,在道未为弘。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宜当委之去,寥廓高飞腾。岂能泥尘下,区区酬怨憎。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

朋旧相望天一涯,登高结伴只邻家。秋风自欲吹纱帽,衰鬓何曾泥菊花。药市神仙思益部,糕盘节物记京华。自怜病後欢悰薄,小醉归来日未斜。

批了龙鳞归钓鱼,江涛帖息果天欤。腰虽未印衣重彩,囊纵无金箧有书。日可事刘宜令伯,天教名子更侨如。本原培养非愚计,远业何妨厚自储。

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

盘根玉岭气形全,擢秀霜林雨露偏。倾国笑容斜媚日,恼人香气上薰天。禅僧悟道疑为佛,渔父迷途似得仙。印可几人成白业,自身宁久垫尘缘。

朱阁前头露井多,碧梧桐下美人过。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银瓶素绠何。

草色春沙里,风光晓正幽。轻明摇不散,郁昱丽仍浮。吹缓苗难转,晖闲叶本柔。碧凝烟彩入,红是日华流。耐可披襟对,谁应满掬收。恭闻掇芳客,为此尚淹留。

梅花卸玉春寒浅,柳色描金雪意消。老子偶然诗与助,又挑行李过溪桥。

信笔挥成五七言,敲门岂复作推门。江河自有长流势,斧凿俱无未没痕。雨带客愁横白帝,风吹闺怨入乌孙。公于乐府有余思,更为杨妃赋所冤。

俗氛妨人选胜,危坐待归啜茶。听渠说山说水,撩我清梦还家。

江县居人寒食下,少在县中多在野。哭声不似笑声长,丽服新妆尽游者。长郊芳草接天绿,我亦行行策罢马。盍簪命醉岂不怀,卑官出入元无假。偶来却胜特来好,触处春光可图画。几日阴寒风用壮,今朝霁景天所借。趁人胡蝶作团蜚,逐妇鸣鸠数声罢。夭桃艳杏虽已过,郁李金沙犹未谢。

扁舟过寂寞,十诗继骚雅。定是王弘孙,犹记南山下。

浮阳横巨浸,南巷拥旌旃。别带秦城雨,行闻魏国蝉。碛鸿来每后,朝日见常先。东鄙云霞广,高林间水天。

云疊已实,玉爵有舟。荐于灵籍,儜乃神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