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张翥的《授钺》
拼音和注音
tiě yī yuǎn dào sān jūn lǎo , bái gǔ zhōng yuán wàn guǐ x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铁衣:铁衣tiěyī用铁甲编成的战衣。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都护铁衣冷难看。——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远道:远道yuǎndào遥远的道路远道而来
白骨:尸骨;枯骨。泛指死人。白色果核或树干。
三军:陆、海、空三种军队的统称。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原诗
天子临轩授钺频,东南何处不红巾。
铁衣远道三军老,白骨中原万鬼新。
烈士精灵虹贯日,仙家谈笑海扬尘。
只将满眼凄凉泪,哭尽平生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