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造化洩元秘,河洛图书出。
龟龙亦何心,以灵乃受役。
微旨竟先天,妙用普经国。
三圣受心印,执中数语毕。
诂学长枝蔓,往往胶陈迹。
伟哉千载下,元公指无极。

作品评述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是宋代刘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造化洩元秘,河洛图书出。
龟龙亦何心,以灵乃受役。
微旨竟先天,妙用普经国。
三圣受心印,执中数语毕。
诂学长枝蔓,往往胶陈迹。
伟哉千载下,元公指无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先生此阳的赞赏和敬意,并探讨了人类智慧和知识的来源与作用。诗中提到造化、洩元秘,指的是宇宙的创造和运行之秘密。河洛图书则指人类所获得的知识,龟龙代表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它们也接受并守护着智慧的力量。诗中提到微旨、先天、妙用,表达了智慧和知识的神奇与广泛应用。三圣指的是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他们接受了智慧的印证,并传授给了后人。诗词最后提到诂学,即解释和研究古代文献的学问,作者称其为长枝蔓、胶陈迹,意味着其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整首诗词通过探讨智慧的源泉和传承,表达了对知识的推崇和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哲学思考,融合了宇宙观、神话、历史和学术研究等元素。通过对智慧和知识的探讨,诗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类智慧和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诗词运用了意象的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造化与洩元秘、龟龙与灵性、微旨与普经国等,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哲思性。通过描绘智慧的广泛应用和诂学的影响,诗词呈现出一种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之美。整首诗词意境深邃,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知识的敬仰,同时也启发读者对人类文明和智慧的思考。

总而言之,《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这首诗词通过探讨智慧和知识的源泉与传承,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推崇和敬畏之情。诗词运用了象征手法和意象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人类智慧和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诗词的艺术性和哲思性使其成为一首值得品味和思考的佳作。

诗词推荐

湖边幽胜满青莲,到处时时泊画船。竟日涟漪吟不足,欲归重看水中天。

先生岂比习池徒,薄酝仍惭校尉厨。献粣聊将追粔籹,餔糟只欲伴屠苏。削肌知自何人手,灌顶疑尝释氏醐。必许寻花兼问柳,敢辞挈榼更提壶。

楼居溪上凉生早,坐对城头起暮笳。打鼓泊船何处客,捣衣隔竹是谁家。玉绳低转宵初迥,银烛高烧月近斜。得意引杯须痛饮,好怀那许负年华。

霜风括地扫枯荄,谁觉东君令已回。唯有岭梅曾漏洩,一枝先向雪中开。

铸为明镜绝尘埃,翡翠窗前挂玉台。绣带共寻龙口出,菱花争向匣中开。孤光常见鸾踪在,分处还因鹊影回。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

速成非良器,骤得难久好。桃李望春舒,亦复迎秋稿。蕣英耀朝日,未夕委蔓草。饥农种植禾,自庆得食早。岁暮寒溧洌,衡门净如扫。瀛洲对方壶,弱水为池沼。不有千年花,安得如瓜枣。徐市驾楼船,轻帆迅如鸟。仙人倘可见,常恐三光老。寄书附文鳐,碧云空缥缈。

政成无复败群羊,万轴书前一缕香。明日过君况休务,茶边清话不妨长。

尝忆曹溪子,龛居面碧嵩。杉松新夏后,雨雹夜禅中。道匪因经悟,心能向物空。秋来得音信,又在剡山东。

绝顶浮云锁石关,曲途危磴阻跻攀。他年甲楯孤臣泣,此日斋钟老衲闲。夜永星河低半树,天清猿鹤响空山。干戈未定归无处,拟结茅庐积翠间。

重于山岳蔼如兰。喜一旦,得同官。裁*笑谈间。道不似、当年将坛。一年好处,中秋节近,凉露洗金盘。丹桂月中看。尺耐得、人间岁寒。

气形与理一齐生,诚妄相须两并行。须是本心无走失,所存熟后自能诚。

濩落无容物,嵚碕可笑人。唯当荷农笠,不称荐华绅。宦味真缰锁,生涯累水薪。穷途计安出,祗是有沾巾。

不分春风太厮欺,起来花絮满城飞。可能不待诗翁出,真和堂堂取次归。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却教 一作:又教)

颜渊乐箪瓢,曾子日三省。闭门谢往还,安此寂寞境。闲来爱我地,止渴望梅岭。玄谈破月胁,心对日光炯。荣枯百年事,如一弹指顷。吾侪各老大,妙契形问影,回味久乃知,酒固不胜茗。

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况是分岩眼,同来下石瓶。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

浅白深红开合欢,丝丝香雨昼难干。直须一日三百盏,无那东风十二栏。水上新传锦字艳,楼头长怨玉箫寒。可怜春色随花尽,留兴还应带月看。

悠悠南国思,夜向江南泊。楚客断肠时,月明枫子落。

地分三晋此山川,形胜迢遥在马前。乱石斜通青草路,太行横断夕阳天。漫垂云气孤村雨,时聒乡心几树蝉。不及阮宣随处醉,兴来即解杖头钱。

去腊应差暖,今春定有寒。涧梅花半树,侵晓又凋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