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诗词:《登丹阳北楼(一作张继诗)》
寒皋那可望,
旅望又初还。
迢递高楼上,
萧条旷野闲。
暮晴依远水,
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
霜凋动翠颜。
中文译文:
看不到寒皋山的峰顶,
旅途中的望家心情初还。
旅途曲折穿过高楼的楼顶,
旷野上一片荒凉寂寞。
晚上晴空下映照远处的水面,
秋天的兴致同属于连山。
临时相遇的游客们,
霜凋动了山上翠绿的花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丹阳北楼登高时的所见所感。作者首先表达了登高的期望,但却发现山顶的景色并不清晰可见,使自己对家的思念更加强烈。之后,作者描述了从楼上俯瞰整个旷野的寂静与荒凉,与旅行途中的心情相得益彰。在晚上的晴朗天空中,月光倒映在远处的水面上,增加了深秋的意境。作者最后提到了与他临时相遇的游客们,这些游客的面容已被霜凋残蚀,显得格外苍老,也突出了秋天的季节感。
整首诗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法,通过对旷野和天空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同时,通过与他人相遇的描写,也给诗中增添了一种人情味,使整首诗更富有人文情怀。整体上,这首诗情景交融,言简意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游客的形象,表达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以及对家的思念之情。
作者介绍
郎士元的生平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
郎士元的作品风格
集中多投赠送别之作,内容较贫乏。《中兴间气集》称其诗风"闲雅","近于康乐(谢灵运)"。尤擅长五律,如"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送李将军赴定州》),"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长安逢故人》),"车马虽嫌僻,莺花不厌贫"(《送张南史》)等诗句,或凝炼浑厚,或真切自然,均为世所称。七古《塞下曲》一篇,则悲壮激越,犹有李颀遗意。
有《郎士元集》 2卷,《唐诗二十六家》本。《唐诗百名家全集》所收名为《郎刺史诗集》 1卷。《全唐诗》编存其诗 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五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