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方庵

众人庵尽圆,君庵独云方。
君虽乐其中,无乃太异常。
劝君刓其角,使称著月床。
自然制度稳,名号亦可详。
东西南北不足辨,左右前后谁能防。
愿君见听便如此,鼠蝎四面人恐伤。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同创作的《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方庵》。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众人庵尽圆,君庵独云方。
众人的庵堂都是圆形的,而您的庵堂却是方形的。
君虽乐其中,无乃太异常。
尽管您自己很享受其中,但这样做未免太不合常规。
劝君刓其角,使称著月床。
我劝您修整庵堂的角落,使其变得平滑如月床。
自然制度稳,名号亦可详。
自然的秩序会更加稳定,庵堂的名声也将更为卓越。
东西南北不足辨,左右前后谁能防。
无论是东、西、南、北,都无法辨别,无论左、右、前、后,谁能够防备。
愿君见听便如此,鼠蝎四面人恐伤。
希望您能够看到并听从这些建议,以免遭受四面鼠蝎之人的伤害。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庵堂的特点和作者对其的建议。庵堂形状与众不同,作者劝告主人将其修整,使其更加符合自然秩序,也更加受人欢迎。诗中提到庵堂的形状难以辨别,左右前后也无法防备,暗示着庵堂应当避免引起外界的注意和干扰。最后,作者希望主人能够接受他的建议,以免受到鼠蝎之人的伤害。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明确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通过对庵堂形状的描绘和对主人的劝告,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秩序和名号的重视,以及对外界干扰和危险的警示。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庵堂的形状和主人的态度,抒发了作者对秩序、安全和和谐的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主人的关切和忠告。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寒鸡误客行,踯躅犯霜露。冰冻不生潮,娥江夜难渡。

树淡云浓又一坡,招邀处处是行窝。梯岩危似蚁缘木,架屋高如鹊结窠,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红多。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鱼复浦上石累累,恰似侬心无转回。船归莫道上滩恶,自牵百丈取郎来。

制芰以为衣,缉荷以为屋。樵水秋夜寒,悲风入琴曲。不怨山泽癯,有道式金玉。百年肘屈伸,万事手翻覆。拙哉富贵人,胡椒不论斛。何如遗编诗,自足寄幽独。贫者士之常,前言炳如烛。

湘桃深处五陵家,堤柳阴中百宝车。多是问桃寻柳去,近来山下少梅花。

金螺晓气照人寒,手把天浆领佩环。夜有送鱼来赤壁,秋风吹雁发衡山。东南折处旗花见,牛女光中槎影还。见说青年文赋好,士龙一笑共云间。

万峰奇峭一川平,四月清和十日晴。蚕麦丰登宜把酒,山城只欠艳歌声。

霜林栖鸟冷,曙听语檐间。争盼朝暾出,移羽就其暄。篱外犬忽吠,有客至我门。问客何能早,云从远道还。命仆烧松火,炊黍慰劳烦。而我尚慵卧,见客生愧颜。

江南季冬月,红蟹大如。湖水龙为镜,炉峰气作烟。

旧庐近已借诸子,新宅分甘临老时。万里松楸终独往,四方兄弟亦何疑。竹间疏户幽人到,林上长松野鹤期。已觉高轩惭卫赐,可怜黄犬哭秦斯。

已盛甚花几许,已报八分催。却问主人何处去,且容老子个中来。花外主人回。年时客,如今安在哉。正喜锦官城烂漫,忽惊花鸟使摧颓。世事只添杯。时有称宣使折花者,盖诈也,托以肆陵慢。

万金家信隔秋冬,欲往谁能化鸟工。迁客何为未忧死,直缘君有古人风。

杨仆射,相天子,对泣妻儿不知止。砀山之贼着柘黄,金祥殿前送国玺。岂不闻谢家傲吏生清风,解玺肯为齐侍中?

土德居中,方兴配位。乐以送神,式申昭事。

林畔低烟豁,斜光草露轻。虚窗停薄暑,独坐拥余清。云去渐无影,泉多自有声。起看江上夜,新月白微生。

性与才俱拙,名场迹甚微。久居颜亦厚,独立事多非。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明时自堪恋,不是不知机。

草书学张颠,行书学杨风;平生江湖心,聊寄笔砚中。龙蛇入我腕,疋素忽己穷。余势尚隐辚,此兴嗟谁同!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珠自右,飞电入丹城。内养婴儿盈尺象,时逢九数采阳精。火向水中生。烧鬼岳,紫殿势峥嵘。随意出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