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行送武夷道人谢叠山

武夷山中有伏龙,鬣卷云雨深重重,化为白须一老翁。
疾雷破山六丁取,置卫铜环森守虎,云是健将雨下土。
老翁一笑百不能,山中所读皆仟经,吾亦冷然御风行。
洪崖道上逢老友,手举无何指翁口,翁已辟谷安事酒。
青牛紫气关河咫,大鹏风斯九万里,回首蓬莱浅清水。

作品评述

《御风行送武夷道人谢叠山》是宋代陈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谢叠山的道人在御风行走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谢叠山的敬佩和景仰之情。

诗词以武夷山为背景,开篇提到了山中的伏龙,云雨缭绕,化为一位白须苍老的道人。这位老翁是个看似平凡却有着深厚内涵的人物。他犹如疾雷般破山而出,拿走了六丁,代表着他的勇猛和果断。他置卫铜环,守护着山中的虎,象征他的威武和权威。云是健将,雨下土,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胆略。

老翁对于世间的一切都保持着超然的态度,他的一笑令百物无能为力。他在山中研读无数经书,展现了他的博学和深思熟虑。他在御风行走时,仿佛冷然面对世俗的纷扰,展现了他的超然自得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在洪崖道上,谢叠山遇到了一位老友,老友举起无何指向老翁的口,表示他已经辟谷并安于饮食清净的生活。青牛和紫气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神奇的力量,关河和大鹏则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天地。最后,回首蓬莱,浅清水,表达了对仙境般美好景象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谢叠山的形象和境界,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景仰之情。通过山水、伏龙、云雨等意象的运用,诗词展现了作者对道人高尚品质和超凡境界的讴歌。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于道人境界的仰慕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歷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本为民除害,那怕狼与狗;身既入囹圄,当歌汉苏武。

几年山下事仙翁,名在长生箓籍中。烧得药成须寄我,曾为主簿与君同。

追养奉先,纳孝練主。金奏凤鸣,开雎乐舞。奠眼恭神,肥腯展俎。积庆聪明,降景环宇。

桑麻遍野荫横斜,茅舍人烟四五家。便作武陵溪上看,春来何处不开花。

神理之公参造化,简书千古岂虚传。权衡无意物轻重,水镜何心人丑妍。天爵一射元不欠,人生万事且随比值。椒浆跪奠无余祷,拟续离骚愧斐然。

尻脽连接召徐严,谁羡平生太史谈。汗简杀青推老手,未应留滞只周南。

无意觅封侯,来从长史游。辞章唐韵度,人物晋风流。花影天坛午,松声月涧秋。登临尽诗境,分我半山不。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依旧临江镇庙门,参差江树带春云。男儿愧死知多少,我欲重招孝女魂。

软红尘里,爱君家、缥缈半空楼倚。曲槛外,江南江北,两岸好山无际。日涌浮金,烟凝积翠,朝夕映窗几。抛书卧看,丘壑在人胸次。兴来把笔临池,浓涂淡抹,咫尺论千里。内一段精神聚处,□甚诗人能拟。却笑米颠,结庵京□,也便写图夸美。生绡半幅,漫赋新词同寄。

倚槛清歌,一声高遏行云住。长河倾注。不煞曦轮暑。燕寝清香,画栋珠帘雨。人何处。一尊绿醑。满眼青山暮。

新晴冲晓谒先茔,颇爱山行竹树清。日午未须回俗驾,且留趺坐听松声。

垂垂生井上,游子休整冠。道旁徒自苦,青眼谁能看。

清明小院杏花开。半启朱扉燕子来。晓起梳头对玉台。照香腮。羞睹惊鸿瘦影回。

倚遍曲阑愁似海,满庭风雨昼冥冥。呼门有客怜孤注,竞醉无人问独醒。离恨春随芳草绿,归心暮入远山青。旧时学得幽兰操,弹与钟期一段听。

玉堂清冷寐难频,月姊高寒远莫亲。伴直径频呼苦酒,不应觅句调他人。

维南吾国最多儒,耸看招招赴陇书。竹实秋风辞穴凤,桃花春浪脱渊鱼。月宫移种新栽桂,江水朝宗旧凿渠。况有床头坊井上,明年应表第三闾。

有京如在道,日日先鸡起。不离十二街,日行一百里。役役大块上,周朝复秦市。贵贱与贤愚,古今同一轨。白兔落天西,赤鸦飞海底。一日复一日,日日无终始。自嫌性如石,不达荣辱理。试问九十翁,吾今尚如此。

凉月参差白露漙,请看賓主罄清欢。麟符玉節交相映,鳳竹鸾丝殊未阑。百穀方登倉庚足,七州无事里闾安。樽前莫惜山颓玉,四者能兼自古难。

花暗重门燕绕梁,珠帘高卷郁金堂。香云缥缈来青琐,初日玲珑照宝妆。蜀锦昼长铺翡翠,吴绫春暖卧鸳鸯。含情饮恨风流尽,笑杀罗敷自采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