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章四首

雨露均皇泽,丹青焕帝猷。
恢图自天运,授圣与神谋。
方眕修龄梦,俄偕造物游。
姑山馀四子,不复侯琼辀。

作品评述

《高宗皇帝挽章四首》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露均皇泽,丹青焕帝猷。
在这四句诗中,作者以雨露喻皇帝的恩泽,以丹青喻皇帝的智慧。雨露的滋润和丹青的绚丽都是皇帝的恩德和才华的象征。

恢图自天运,授圣与神谋。
这两句诗中,作者说皇帝的建功立业是顺应天命的结果,皇帝被授予了圣明和神奇的谋略。表达了皇帝治理天下的光荣使命和智慧。

方眕修龄梦,俄偕造物游。
这两句中,作者形容皇帝修身养性,追求长寿的梦想,同时也表达了皇帝与造物主一起游历世间的意境。皇帝在修身养性的同时,也是创造和塑造世界的参与者。

姑山馀四子,不复侯琼辀。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高宗皇帝的赞美和敬意。姑山是传说中的仙山,四子指的是文武百官,皇帝的威严和统治力量超越了过去的侯王之位,达到了仙人的境地。

这首诗词通过雨露和丹青的意象,展现了高宗皇帝的恩德和才华;通过天运和圣明的描述,强调了皇帝的使命和智慧;通过修身和造物的描写,凸显了皇帝的追求和参与;最后通过仙山和四子的比喻,赞美了高宗皇帝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整首诗词充满了对皇帝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示了皇帝的治理智慧和威严。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意象,诗词构建了一个富有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形象,展现了宋代高宗皇帝的卓越才华和崇高地位。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

独向东亭坐,三更待月开。萤光入竹去,水影过江来。露滴千家静,年流一叶催。龙钟万里客,正合故人哀。

洞霄大涤扈神京,玉佩金璫会百灵。天柱一尖凌碧落,云关九锁叠苍屏。前峰后峰烟漠漠,东洞西洞风泠泠。见说坡仙诗墨在,约君同坐翠蛟亭。

山色忽相送,江流不作声。别怀初酒醒,病骨更寒侵。一笑已昨梦,百年明此心。故人应念我,数肯寄嘉音。

旱风吹沙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身无完衣腹无食,病羸愁苦难具论。老人状何似,头先于步足。无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中弃小儿何忍看,肩挑襁负啼声干。父怜母惜留不得,持标自售双眉攒。试看担头何所有,麻捴麦麸不盈缶。道旁采掇力无任,草根木实连尘垢。于中况复

洒面松风凉似水。下看冰泉,喷薄溪桥底。叠叠层峰相对起。家居却在深山里。枝上凌霄红绕翠。飘下红英,翠影争摇曳。今夜岩扉休早闭。月明定有飞仙至。

王郎英骨今已枯,风流声名浑未除。结交斯人千载上,唯君执手同登车。平生爱竹遂成癖,竹间醉倒无人扶。今日君醒竹还醉,区区手植不暇餔。颇怀种柳陶尹令,更慕滋兰屈大夫。况复此君尤洒落,幽斋安可一日无。尘埃捶楚纵未免,入门一见心自苏。是中真乐难语俗,耳目已谢声色娱。

彼美兰仪盎粹温,谁知肃肃范闺门。生荣梦视金花诰,死瞑培成玉树根。中一袝严家称礼,终三年制子权恩。我来欲送铭旌路,客病栖栖怅莫奔。

精庐残夜景,天宇灭埃氛。幽磬此时击,馀音几处闻。随风树杪去,支策月中分。断绝如残漏,凄清不隔云。羁人方罢梦,独雁忽迷群。响尽河汉落,千山空纠纷。

狗子佛性无,门上钉桃符。邪魔并百怪,一见便消除。

道人诗思前溪水,流出山来亦自清。谩寄凤凰台畔雪,不妨竹里润琴声。

山立青冥外,人行紫翠间。小窗开木末,孤塔映江湾。平楚一何远,白云相与閒。我来不暇寝,冷坐对前山。

晚得酒中趣,三杯时畅然。难忘是花下,何物胜尊前。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唯应骑马客,输我北窗眠。

老乘一障楚江滨,无奈星星鬓影新。客怀情怀那似旧,忙中日月不知春。若为经岁抛泉石,犹把非才玷缙绅。还尽此生儿女债,盍归休下作闲人。

吏曹难茂宰,主意念疲人。更事文犀节,还过白马津。云间辞北阙,树里出西秦。为报陶明府,裁书莫厌贫。

落日下青嶂,归云犹未安。倚杖无言久,夕阴生翠寒。

何人刺船上寒水,却忆避地微江时。惊涛澎湃慈亲惧,鼓棹纷纭稚子嬉。漫漫平沙烟上早,溟溟簧竹月生迟。感旧将为仰天哭,恐惊行路只成诗。

当日献皇后,逃生屋壁间。何如伴庞老,同入鹿门山。

南逾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颇赖青州从事力,□过绛县老人年。稍同气臭能□□,□□□□□□□。□□八旬苦多病,且须烂醉海榴前。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