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作品评述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初次见到黄山天都峰的场景,以及对其壮丽景色的赞叹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山岭之巅云雾缭绕,使人心潮荡漾。
秋高气爽,万山的红叶纷纷飘落,
叠嶂重重,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
巨灵山脉犹如巨人之手,
撕开了山石,从中分出南北两峰。
宛如巨人伸出的手指,
引领我进入天都的第一峰。

这首诗以华子岭初次见到黄山天都峰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壮丽景色的震撼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和比喻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景观的雄伟之美。

诗意上,诗人通过描绘华子岭初次见到黄山天都峰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奇之处。诗中的云雾、红叶、山石等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和变幻多姿,同时也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将巨灵山脉比喻为巨人之手,以此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黄山的高耸与峻拔,使读者感受到了山势的雄伟和无穷的力量。整首诗以其意象瑰丽、意境深远而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考。

赏析上,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黄山的壮丽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使得诗中的景物更具有象征意义,增强了整首诗的艺术感染力。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互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鹁鸠树上鸣,意在麻子地。

太阴元是水之精,与水相宜妙莫名。霁夜悬芒翻浪白,澄秋逗彩涌流清。冰轮影里山河见,玉鉴光中星斗明。万象主人收拾尽,一樽酬罢一诗成。

自笑人生立切难,甘辛滋味饱曾参。头颅潦倒梅横雪,心地通明月印潭。诗欠惊人徒著意,事多忤谷更休谈。何如领略三杯酒,不必如泥只半酣。

早见龙翔上太清,即今孤宦老山城。灵丹不解换凡骨,薄命枉教生太平。积雪楼台增壮观,近春鸟雀有和声。如山吏牍何时了?惆怅西窗晚照明。

骀汤青郊祓禊辰,东池冠盖集嘉宾。逍遥共入华胥国,绰约谁逢洛浦神。展障露花长乐际,袍攲烟草曲江滨。遥知台旆行春暇,起作元钧辅弼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久卧穷阎困负薪,何妨扫尽太仓陈。瘦如饭颗吟诗面,饥似柴桑乞食身。牺象未应殊断木,江湖底处有穷鳞?大冠长剑人看好,不换茅檐一幅巾。

冻岫立高白,晓寒生太虚。闭门翻巾幐,偶见良友书。书中有长句,别怀陈郁纡。吐凤词既绝,续貂理难如。起望新乡云,一读三卷舒。繁思揽中扃,赖此豁欲无。鹄鸡有潜化,蓬麻岂资扶。吾人交义深,不恨相见疏。但恐德不修,心期愧非初。

万木垂垂欲改柯,根萌焦渴奈春何!晚来础汗南风壮,会有溪云载雨过。

春到皇都,日边已觉风光丽。异人名世。独禀阳和粹。福寿川增,行庆鸳行缀。笙歌重。几多珠翠。拚取今宵醉。

渡头步石巳平沉,三月溪流处处新。柳絮飘零游子梦,草花清净道人心。只消贫有诗传世,不要狂思药化金。一片夕阳天共远,鹃声相应隔山林。

尔父既清苦,尔身何可言?且宜修道德,不必问田园。花落江城晚,烟横野树昏。此时光景异,只合住山村。

闭门湖水畔,自与白鸥亲。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桃源君莫爱,且作汉朝臣。

道岂与身穷,相逢两秃翁。高怀真悃悃,薄艺愧空空。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虫。斯人何可作,尚获见余风。

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庭行看萌芽,檐立听呼应。在物且云然,于我可不竞。青衫恋五斗,白发间三径。是岂人之为,绝知吾有命。

妄动远抛山,其如馁与寒。投人言去易,开口说贫难。泽国云千片,湘江竹一竿。时明未忍别,犹待计穷看。

颓龄知有几,谁复问行藏。散策苍林静,抛书白昼长。相呼山鸟聚,自浇涧花香。此地无车马,真成物我忘。

惠我田畴,拯民水火,春满蜀东。更山连睥睨,长蛇隐雾,红移略约,扶握切,流星也。睢霓横空。人卧流苏行席上,公心事夕阑晨枕中。长自苦,算无人识得,只有天公。天教百般如愿,也应是、天眼惺_。看田间泥饮,门无夜打,水滨庐处,户有朝舂。拟上公堂,称兕爵酒,未抵人间春

夷门诗客至,楚寺闭萧骚。老病语言涩,少年风韵高。难于寻阆岛,险甚涉云涛。珍重西归去,无忘役思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