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

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
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
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
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

作品评述

青色的伊涧的松树,挪移到了莲宫中。
苔藓的颜色像是前朝的雨水,秋天的风声在半夜响起。
长时间的闲暇应该是难以得到的,短暂的欣赏也难以相同。
不如禅修的人,能够相互看着变老在这里。

译文:

青色的伊涧松树,
移植到了莲宫之中。
苔藓的颜色如同古代的雨水,
秋天的风声在午夜吹拂。

长时间的闲暇难以得到,
短暂的欣赏也难以相同。
无法与禅修者相比,
他们能够在这里相互看着变老。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寺庙中的景色,以及作者在这里与人期待却不至的心情。诗中展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松树、苔藓、雨水等形象的描写,描绘了寺庙中的宁静和美丽。与此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作者的无奈和心情郁闷,长时间的等待和不易得到的闲暇,以及短暂的欣赏都让他感到困扰。最后,作者提及“禅栖者”,与他们相比,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在这里享受宁静和美丽。

赏析: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对松树、苔藓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寺庙景色。诗人同时也抒发了对闲暇时光的向往和对现实不尽如人意的无奈和郁闷。诗的最后,作者通过与“禅栖者”的对比,表达了他对于更多时间和机会的向往和羡慕。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诗词推荐

闭阁经时思悄然,绿阶芳草欲芊芊。啼莺日送千门晓,宫树晴含万井烟。东第绮罗淹白昼,西园桃李照芳年。何时试共张京兆,走马章台垂柳边。

江风远,吹皱翠罗漪。山绕似重围。连延花枝香成阵,坡陀垅亩绿如畦。个中间,吾受者,一尘兮。君不见花间偏爱月。又不见山阴偏喜雪。搴杜若,载辛夷。东篱日落悠然坐,舞雩春暖咏而歌。此何人,千万古,

枝上叶儿未展。已有坠红千片。春意怎生防,怎不怨。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移在花业里面。请君看。惹清香,偎媚暖。爱香爱暖金杯满。问春怎管。大家拚、便做东风,总吹交零乱。犹肯自、轮我鸳鸯一半。

难得刘夫子,生平极爱予。有时吟好句,特地到贫居。远别宁无恨,平安莫问书。梦穿庭际菊,密叶过畦蔬。

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夜寒那得穿花蝶,知是风流楚客魂。

天色晚。云外一筝斜雁。独凭阑干秋满眼。菊花寒尚浅。叶落香沟红泛。懒把新诗题怨。何处笛声三弄断。月迟帘未卷。

黄鸟啼欲歇,青梅结半成。坐怜春物尽,起入东园行。携觞懒独酌,忽闻叩门声。闲人犹喜至,何况是陈兄。从容尽日语,稠叠长年情。勿轻一盏酒,可以话平生。

着花着酒苦相留,嗔雨嗔风毕竟休。有熊游扬元妩媚,无心点缀亦风流。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磴道盘纡薄晚云,天边疑见斗方春。清风万里知何意,吹尽华缨漠漠尘。

掘兰宫里数名郎,好是乘轺出帝乡。两度还家还未有,别论光彩向冠裳。

再入庭闱再入山,偷闲百日了金丹。他年拔宅上升後,休道使亲忘我难。大道凝神术养形,形神俱炼始功成。劝君观妙还观徼,先作顽仙地上行。

宋侯人之秀,独步南曹吏。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尚甘黄绶屈,未适青云意。洞澈万顷陂,昂藏千里骥。从宦闻苦节,应物推高谊。薄俸不自资,倾家共人费。顾予倦栖托,终日忧穷匮。开口即有求,私心岂无愧。幸逢东道主,因辍西征骑。对话堪息机,披文欲忘味。壶觞招过客,几案

西风吹信趣征鞍。日高鸿雁寒。稻粱啄尽不留残。侬归阿那边。无倚著,只苍天。将心何处安。长教子骏满人间。犹令侬意宽。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门前贴子蟲书小,壁上仙人虎脊高。欲起沉疴无旧艾,枕边霖鬓日萧骚。

借问虎贲将,从军凡几年。杀人宝刀缺,走马貂裘穿。山雨醒别酒,关云迎渡船。谢君贤主将,岂忘轮台边。

千山拥翠屏,一水萦罗带。雨过水痕添,云散山容在。亭高景最幽,天迥风尤快。啼鸟一声闲,唤起情无奈。

半恋家山半恋床,起来颠倒著衣裳。钟声远和鸡声杂,灯影斜侵剑影光。路崎岖兮凭竹仗,月朦胧处认梅香。功名苦我双关足,踏破前桥几板霜。

初阳动新琯,微霰集前墀。举宗会佳节,拜贺俨成仪。念我闺中人,独此隔容徽。昔同奉祭笾,今自享酹卮。仿佛平生像,凄怆故年衣。寒灯清无光,僮使侍虚帷。对之忽悲结,零泪不可挥。娇儿何所识,摴博自为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