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兰台宫

迟迟春日满长空,亡国离宫蔓草中。
宋玉不忧人事变,从游那赋大王风。

作品评述

《咏史诗·兰台宫》
迟迟春日满长空,
亡国离宫蔓草中。
宋玉不忧人事变,
从游那赋大王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兰台宫的景象,诗人以迟迟春日满长空为背景,描绘了这座亡国离宫如今荒草丛生的景象。然而,尽管人事已经发生了变迁,诗人提及了宋玉并不忧虑这些改变,他仍然在这个地方追随汉代大王的风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荒芜、破败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亡国离宫中满目疮痍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悼念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提到宋玉,是为了点明他心中对历史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揭示了他追求并希望复兴过去辉煌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淡然,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历史的敬仰和游子归乡的思念。尽管宫中已经残破不堪,但诗人依旧不忧人事的变迁,而是沉浸在汉代大王的风采中,并将此作为自己追随和学习的对象。这样的意境与思考,使得这首诗词更显深远和含蓄,向读者呈现出一幅历史风云交替的画面。

作者介绍

胡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汉南从事。《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今合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和风酽日又清明,茶事惊呼探火新。整顿安舆扶鹤骨,晴效满意赏青春。

南国承欢日,东方候晓时。那能妒褒姒,只爱笑唐儿。宝叶随云髻,珠丝锻履綦。不知飞燕意,何事苦相疑。

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城中几亲友,为说看山回。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髯参军,髯参军,平昔相好书相闻。妙兼八法嗤五云,一字仅课三年勤。春回玉树生兰筋,骅骝气压千羸群。庾家之鸡安足云,君子砚渔而笔耘,桓扇兮羊裙。奈何不书蘂珠秘录之真文,宝厨钿轴缄灵芸。阆居清绝无世纷,谁其观者紫阳君。後日人间偶流落,犹得标题持键钥。

折腰五斗信非天,荐祢徒劳一鹗书。渊底纵鳞夸水泳,林间宿鸟乐巢居。心随俯仰缘无慊,身任行藏自有馀。试问通衢何处是,圣门无限指南车。

天书下十诏,云恩飞九重。万邦归正化,千载一遭逢。

只有当年燕子楼。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宜酒。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

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草色青青宜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千里相思如可见,淮南木落早惊秋。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花藓层层润石床,绿阴多处自生凉。闲将笔染茶醾露,写得春辞满纸香。

此地岩壑数千重,吾君驾鹤□乘龙。掩映叶光含翡翠,参差石影带芙蓉。白日将移冲叠巘,玄云欲度碍高峰。对酒鸣琴追野趣,时闻清吹入长松。

红旗绣额上城头,菱叶荷花下小舟。遵渚夷犹荡佳月,倚天突兀对高秋。坡公句里东南水,杜老诗中西北楼。点化山川一刀匕,风流从此说吾州。

嗟余命偏奇,一生堕枯槁。虽无青菁饭,颜色亦自好。富贵点污人,修洁终可保。居处既悠悠,衣食亦草草。静观天宝间,脂泽逞淫姣。冰山赫日来,随例须崩倒。所得无纤毫,所丧不到老。施施若无事,忧心惄如擣。

羽化仙家久,祠严霅水东。一身终许国,千载独怀忠。徙倚丰碑旧,瞻依古像雄。堂堂祭如在,从祀有坡公。

红樱零落杏花开,春物相催次第来。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颓。

簿书堆里得抽身,梅柳风前触眼新。报答好春还著语,今朝犹喜是闲人。

雪满渔蓑雨垫巾,超然无处不清真。胸中那可有一事,天下故应无两人。骑马每行秋栈路,唤船还渡暮江津。酒楼僧壁留诗遍,八十年来自在身。

风敲窗。雨敲窗。窗外芭蕉云作幢。声声愁对床。剔银缸。点银缸。梦采芙蓉隔一江。几时蝴蝶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