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诣女郎王双双殡词》
拼音和注音
bì lì shuāng hán shān guǐ qì , àn àn xī líng qù yóu b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薜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山鬼:《楚辞·九歌》中的篇名,一般指九歌·山鬼,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此诗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全诗把山鬼起伏不定的感情变化、千回百折的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细致、真实而动人。
霜寒:寒光闪闪貌。
西泠:1.亦称“西陵桥”。亦称“西林桥”。2.桥名。在杭州孤山西北尽头处,是由孤山入北山的必经之路。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菜楞绿短晓雪没,草在颓墙半黄色。
饿鸡三五叫枯树,破户倾欹缚荒荻。
兰帏烛泪抛狼藉,幡纸迎风飐斜壁。
桐棺五尺无题字,潦草深尘掩钗舄。
大驷高车五陵客,四散纷纷如落叶。
当时碧玉年娇怯,不爱依花弄蝴蝶。
强因觅食卖歌舞,怨意时时露眉颊。
菱湖未结鸳鸯窟,苦雨连宵妒明月。
卷施糜烂心不死,松柏枝柯是贞骨。
闻向瑶天偶尘谪,劫满神还五云阙。
箕鸾迭奏步虚词,画鬋铢衣降飘瞥。
醵钱剪楮各祈祷,八口枲糠赖粗活。
传言弟妹慎娇护,莫倚东风博怜惜。
薜荔霜寒山鬼泣,黯黯西泠去油碧。
纤莺语闼花明席,银蜡华屏醉春夕。
可怜昔日藏娇地,断柱零櫋洞幽漆。
虚无忽盎旃檀气,惝恍投怀语幽咽。
出门翘首向空阔,晚景苍凉去无极。
湖流江水各自急,初月东南日西北。
向来难昧此胸臆,何忍无言听长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