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锦帆浩荡湿龙鸾,乐指三千粉泪寒。
万里远行看日近,一人不杀见天宽。
玉关屡沐军罗拜,金殿时蒙上问安。
宴罢御香携满袖,醉归环佩月中看。

作品评述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锦帆浩荡湿龙鸾,
形容锦帆如龙鸾在湿润的江水上荡漾。

乐指三千粉泪寒。
形容音乐指挥者的指挥动作,如同寒冷的粉末舞动的泪水。

万里远行看日近,
即使行程遥远,但看到了朝阳的即将到来。

一人不杀见天宽。
即使是孤身一人,也能感受到天地的广阔和开放。

玉关屡沐军罗拜,
指的是经常被军队的士兵们恭敬拜访。

金殿时蒙上问安。
形容在金殿中时常受到高官的问候和关心。

宴罢御香携满袖,
在宴会结束后,带着香气满袖归来。

醉归环佩月中看。
醉酒归来后,环佩的声音伴随着观赏月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的经历和感受。作者通过描绘锦帆浩荡湿龙鸾、乐指三千粉泪寒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壮阔的场面和音乐的美妙。诗中的万里远行看日近,一人不杀见天宽,表达了作者在远行中的坚持和孤独,同时又表达了对自由和广阔天地的向往和感慨。玉关屡沐军罗拜、金殿时蒙上问安描绘了作者受到军队和高官的尊敬和礼遇,显示了他的地位和影响力。宴罢御香携满袖、醉归环佩月中看,则表现了作者在宴会和醉酒后的闲适和愉悦。

整首诗以雄浑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通过对不同场景和情境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坚毅不拔和渴望自由的情感。这首诗词在形象描绘上富有变化和生动感,通过对不同景物的描述,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整体上,这首诗词以形象丰富、意境深远的方式,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广阔天地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我爱仙居宰,岩岩气宇宽。百筳微出响,万楫一生澜。邑小天为寿,民愚地与安。经年不相见,已见欲跻难。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漫悔懊。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向道。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

十里湖山苦见招,柳堤荷荡赤栏桥。待他朝市人归后,独泛扁舟吹玉箫。

瑞气充闾朝不散,欢声浮动庭槐。九天邀下寿星来。歌翻白云调,酒泛紫霞杯。八十康缰谁得似,仙风摆落尘埃。斑衣人是栋梁材。他时黄阁上,同看碧桃开。

倦听衙官报两衙,出门山水即吾家。浅深碧绿湖田稻,浓淡红黄野岸花。草草人生知有限,悠悠客恨自无涯。凉颸特为驱袢暑,白鸟青天万里赊。

起来洗面更焚香,粥罢东窗未肯光。古语旧傅春夜短,漏声新觉五更长。近来事事都无味,老去波波有底忙。还忆山居桃李晓,酴醾为枕睡为乡。

海内时无事,江南岁有秋。生民皆乐业,地主尽贤侯。郊静销戎马,城高逼斗牛。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坐有湖山趣,行无风浪忧。食宁妨解缆,寝不废乘流。泉石谙天竺,烟霞识虎丘。馀芳认兰泽,遗咏思蘋洲。菡萏红涂粉,菰蒲绿泼油。鳞差渔户舍,绮错稻田沟。紫洞藏仙窟,玄泉

粉光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上来。棹响清潭见斜领,双鸳何事亦相猜。

雨云浓压屋山头,诗句端来写客忧。雷电已将金薤取,琼瑶难报木瓜投。无心我正铭三住,有意君堪话四休。何日寻春同步屧,先教啼鸟说来由。

浯水欲磨元结颂,聊城未下鲁连书。静中好与高抬眼,恐有英豪在草庐。

栽花未免惜花残,忙里应须护小栏。何似长松与修竹,不妨耐久静中看。

朱弦昔日被歌声,岁月频更感易生。唯有锦江桥下水,相逢不改旧时清。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深知不作昌时瑞,成茧那能效野蚕。世态如云从自薄,交情若水定非甘。最怜炊黍张生约,勿笑分财管仲贪。欲结他年渔钓友,江湖舍我复谁堪。

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摸。自从庖羲得龙马,奇偶变化滋图书。结绳之政由此毁,蝌蚪鸟迹纷坛起。后来大小二篆生,周称史籀秦夸李。只今相去几百年,字体散漫随云烟。岐阳石鼓土花蚀,绎山之碑野火然。纵有秦铭刻岑石,冰消雪剥无踪迹。书生好学何所窥?每展史编空叹息。

岁已云除四日春,正嗟无雪慰农心。重衾夜觉十分冷,平地朝看一尺深。剡曲舟虽无月载,灞桥景更有谁吟。今宵拚饮椒花酒,醉后烹茶自赏音。

梅花发。夜寒吹笛千山月。千山月。此时愁听,龙吟幽噎。数枝飞尽南枝雪。风光又作年时别。年时别。江头心绪,乱丝千结。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侯。闻说楼居似地仙,不知门外有尘寰。幽人隐几寂无语,心在飞鸿灭没间。

伯鸾出京师,慷慨歌五噫。岂无济时心,升降与我违。有来适吴中,舂粱救寒饥。吴人皋伯通,舎之慰穷栖。方志虽或除,此桥犹可稽。伯鸾号逸民,佳传照绿绨。伯通赖有此,庶几与子齐。至今阊门外,两冢陪要离。累累各高大,冥冥春草萋。古者贤哲人,不计凤与鸡。焜耀亦偶尔,埋没

秦季贤愚混不分,只应漂母识王孙。归荣便累千金赠,为报当时一饭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