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北轩薜荔

分得岩枝带藓文,壁间延蔓密含春。
摇风似展垂云翼,和雨疑骞化浪鳞。
寒对竹轩陵霰雪,静陪犀柄辟埃尘。
省闱不比山河远,休拟灵均咏若人。

作品评述

《和北轩薜荔》是宋代苏颂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在北轩与薜荔共话,岩石上长满了苔藓,墙壁上密密地爬满了春藤。微风吹动,仿佛展开了飘动的云翼;轻雨洒下,仿佛凝结成了波浪的鳞片。寒冷中,竹轩上飘落着雪花,静谧中,我陪伴着犀牛柄辟除尘埃。无论在省闱中,也不比山河遥远,但请不要以为我写诗颂扬的若是神仙一样。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和北轩薜荔共处的情景。北轩是居住地的名称,薜荔是指墙壁上的藤蔓植物。诗中通过描写岩石上的苔藓、墙壁上的春藤,以及微风和轻雨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还通过描述轩上的雪花和他与犀牛柄辟除尘埃的静谧时刻,展现了冬天的寒冷和宁静。最后,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示,他的诗歌并非像神仙一样超凡脱俗,而是平凡的人类写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细致观察。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如将微风比喻为展开的云翼,轻雨比喻为凝结的浪鳞,形象生动,增添了诗意的美感。诗人通过对季节和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力和美好的追求。最后两句以自嘲的语气表达了作者的谦逊态度,使整首诗更加平实自然,与读者产生共鸣。

这首诗词以简洁、流畅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在细腻的描写中,诗人呈现了春天和冬天的不同氛围,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体验。这首诗词给人以平和、温暖的感受,激发读者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嘉李繁相倚,园林澹泊春。齐纨剪衣薄,吴伫下机新。色与晴光乱,香和露气匀。望中皆玉树,环堵不为贫。

酒楼柳絮白纷如,带雨随风密又疏。万景天全群动息,玉堂人老卧茅庐。

双雉在野时,可怜同嗜欲。毛衣前后成,一种文章足。一雉独先飞,冲开芳草绿。网罗幽草中,暗被潜羁束。剪刀摧六翮,丝线缝双目。啖养能几时,依然已驯熟。都无旧性灵,返与他心腹。置在芳草中,翻令诱同族。前时相失者,思君意弥笃。朝朝旧处飞,往往巢边哭。今朝树上啼,哀音

清苦良自持,忘言养高洁。夜静月明多,开门满山雪。

(采蜡,怨奢也。荒岩之间,有以纩蒙其身。腰藤造险,及有群蜂肆毒,哀呼不应,则上舍藤而下沈壑。)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侍臣鸣珮出西曹,鸾殿分阶翊彩旄。瑞气迥浮青玉案,日华遥上赤霜袍。花间焰焰云旗合,鸟外亭亭露掌高。肯念万年芳树里,随风一叶在蓬蒿。

汉东九十九重冈,武都九十九脉泉,岂如君家环翠阜,小潭佩玦声锵然。我欲从君乞庵地,开轩下看泉中天。金丹九转太多事,服水自可追飞仙。云孙相遇不相识,笑问尘世今何年。掬泉弄月清啸罢,却折玉井秋风莲。

暨州风土今非昔,安得珠犀卖客船。莫笑归装无一物,江头鱼蟹亦论钱。

泾溪石险人竞惧,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沈沦。

云门举起竹篦,开口知君话堕。上方香积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公子有德宜置诸,有德公子毋忘诸。我方乞忽诵此,箴铭磊落肝脾虚。

筑室深山裹,开门古涧边。月高猿子叫,日晏虎儿眠。带雪挑黄菜,敲冰取碧泉。不知居士乐,空受俗人怜。

烟云乱画阴,雨雹交晚风。道人定眼观,只与清晓同。

地高多与风云会,天近尝为日月邻。

囊书空自负,早晚达明君。

老觉触事懒,病添归计忙。行年心已化,畴昔意空长。五柳栗里宅,百花锦城庄。何时去检校,一棹水云乡。

良会难逢万事非,弥旬缱卷思清微。家山一夜梅花发,月霁风光夜欲归。

戕性伤生俗所同,人间今见百年翁。无稽不学公超雾,有待犹嗤御寇风。心到灵源千虑息,气随真火百骸通。临觞不用嗟离阔,达者相忘道术中。

孤云出岫岂求伴,锡杖凌空自要飞。为问庭松尚西指,不知老壮几年归。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