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瞰琵琶州,后枕思禅寺。

作品评述

诗词:《句》

前瞰琵琶州,
后枕思禅寺。

中文译文:

俯视琵琶州,
仰卧思禅寺。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杨亿所作,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的场景。诗中以琵琶州和思禅寺为主题,通过前瞰和后枕的方式,将两个地点的景色与内心的思绪相结合。

诗的第一句“前瞰琵琶州”,表达了诗人俯视琵琶州的景象。琵琶州可能是一个地名,也有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琵琶音乐之乡。通过“前瞰”,诗人将读者引入一个高处,可以远眺琵琶州的美景。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在心境上的超脱,以及对琵琶州景色的欣赏和沉醉。

接着,诗的第二句“后枕思禅寺”,表达了诗人仰卧并枕着思禅寺。思禅寺可能是一座佛寺,寓意着修行与内心的宁静。通过“后枕”,诗人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状态,体验着思禅寺给予的思考和冥想的空间。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倾慕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前瞰和后枕的对比,将外在的景色与内心的思绪相连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内心境界的感受和体验。它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以及对自然和内心的思考与沉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和内心的宁静。通过前瞰和后枕的手法,将诗人的视角引入高处俯瞰和静谧的状态,形成了一种对自然和内心的融入和共鸣。

诗人通过琵琶州和思禅寺这两个地点,分别代表了外在的美景和内心的宁静。前瞰琵琶州,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陶醉;后枕思禅寺,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和禅宗思想的追求。

整首诗给人以开阔的感觉,仿佛站在高处眺望,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内心的宁静。它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沉思和反思。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诗人将读者带入一种恬静的心境,引发对生活和内心的思考。

这首诗的诗意和赏析主要在于它传达出的心境和意境。它通过景色和内心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描绘美景的诗,更是一首表达内心世界的诗,引导读者进入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何处便宜养性情,禅床更着玉纵横。应是高人幽隐地,开轩远月迥双明。

风流人稍间,涉笔为题舆。今我思黄菊,携君近绮疏。先秋飘桂子,出水老芙渠。俯仰俱陈迹,聊书岁执徐。

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凌空一鹗上,赴海百川东。气骨真当勉,规模不必同。人生易衰老,君等勿匆匆。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因逢内火千家静,便睹行春万木荣。深浅山容飞雨细,萦纡水态拂云轻。腰章本郡谁相似,数日临人政已成。

苑门深闭柳千条,银箭听残夜寂寥。戋刂下阶羞见影,不知斜月弄芭蕉。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床头添药里,坐上减牛毛。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断虹收尽晚风凉,扑鼻谁家社酒香。门外山横青玉案,屋头榴绽紫罗囊。对吟已觉输新俊,遇酒还能发老狂。坐想西园梨枣熟,昔年犹记拉君尝。

甘露醴泉天降,琼浆玉液仙方。一壶馥郁喷天香。麹蘖人间怎酿。要使周天火候,不应错认风光。浮沈清浊自斟量。日醉蓬莱方丈。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

度月阻相寻,应为苦雨吟。井浑茶味失,地润屐痕深。鸟背长湖色,门间古树阴。想君慵更甚,华发昼方簪。

行心乞得见秋风,双履难留去住踪。红叶正多离社客,白云无限向嵩峰。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此别不能为后约,年华相似逼衰容。

花气深迷院,湖光曲抱城。浅春烽火暇,细雨笑谈清。舁翁看浮蚁,飞书报斩鲸。渔阳回席处,半著鲁诸生。

士非耕钓者,而从蓑笠翁。人生贵适志,莘渭亦时中。

有杕[1]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簌簌轻裙。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

清风正蔼如,小阁枕通衢。不欲久独擅,能来同享无。

联冈叠阜卫神都,万幕平沙八阵图。朝市星垣周社稷,宗藩盘石汉规摹。官堤亘野丰青草,禁篽深林暗碧榆。地辟天开到今日,九重垂拱制寰区。

通身百杂碎,谁解成褫得。鸡足紧收藏,当来问弥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