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

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
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作品评述

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

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
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中文译文:
将去道州赴任衡州,回馈江华毛令嘱咐。

无论是优质的丝绸还是粗糙的布料都合适,疲惫的人更需要了解我们的忠诚。
明天分别之后没有其他的叮嘱了,纵使是蒲鞭也无需使用。

诗意:
这首诗是吕温在离别江华毛令时写的,他将要前往道州担任官职,为了回馈毛令与他的交情和叮嘱,他决定送些布帛作为礼物。

在这首诗中,吕温表达了对毛令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无论是质地好的丝绸还是普通的布料,都适合献给毛令,因为重要的是诚意和心意。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离别之后再无他嘱托,即使是蒲鞭也无需使用。这句话暗示了毛令对吕温的信任和放心,他相信吕温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吕温对毛令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他举起布帛,表示他将给予毛令物质回馈,同时也是对毛令的聪明才智和解事之能力的赞美。

诗中的“明朝别后无他嘱”表明吕温在离别前接受了毛令的叮嘱和指示,现在他将要前往新的地方履职。最后两句“虽是蒲鞭也莫施”表明吕温对毛令的信任和承诺,他将按照毛令的期望去行事。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吕温对毛令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忠诚和信任的理解。通过送上布帛这样的礼物,他希望表达自己对毛令的敬意和愿意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首诗情真意切,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的情谊与义气。

诗词推荐

笔势奔腾决大川,谈锋激烈敌丁年。花开共入长春苑,柯烂争看不老仙。西笑君先听汉履,上征我未拍洪肩。从今日日亲渔钓,恐有三贤尺素传。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三千宫女衣宫袍,望幸心同各自娇。初似绽时犹淡薄,半来开处特妖娆。檀心未吐香先发,露粉既垂魂已销。对此芳樽多少意,看看风雨骋麄豪。

愁听南楼角又吹,晓鸡啼后更分离。如何销得凄凉思,更劝灯前酒一卮。

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昨日北风犹可行,今日北风不可撑。虽无人止公无渡,凭河而死圣不与。况我生产忧患多,平陆往往愁风波。近连章贡远鄱蠡,如此千涛万浪保。

催年节物太频频,不涉南坡又一旬。苍桧风前应强项,玉梅雪里想精神。后车同载有名酒,折简欲呼无可人。说似阿连须早计,莺花休拟负青春。

轻云过雨,炎晖初减,楼台片片余霞。曲径通幽,小阑斜护,水天薄暮人家。暝色趣归鸦,竹风交立玉,清透窗纱。断岸涟漪,乱萍芳苇绕烟沙。依稀画艇莲娃。掩鲛绡微沁,急桨咿哑。香雾霏微,冷光摇曳,娅红深映低花。天际玉钩斜。矶边菱唱答,惊断鸣蛙。满棹白苹归去,幽兴绕天涯

小园寒尽雪成泥,堂角方池水接溪。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

英雄疏略书生腐,守调如公天下无。眼底纷纷付谈笑,胸中事事有规模。从他要路争驰毂,独坐偏州再剖符。平寇功成在谁手,乱山深处问樵夫。

功既高天下,身何不自防。已能成汉业,无复假齐王。复耻哙为伍,安知吕所忘。空名流未竭,淮水共汤汤。

秦郎相家子,被服一寒士。不味膏粱珍,嗜书如嗜芰。仕途乐平进,欲上行或止。制使护瀛壖,婉画幕中试。不避痴儿讥,但欲了官事。君贤他可及,好善无与比。公余仍进学,访问无巨细。片言苟有闻,必欲穷根柢。一介有可观,穷阎必躬履。老我甘投闲,衡门人所弃。惟君异时好,时来

戏拨虎须求不啮,何如缩手神中归。虚云坐上客常满,许下惟闻哭习脂。

昔日题舆媿屈贤,今来还见拥朱轓。笑谈二纪思如昨,名望三朝老更尊。野径冷香黄菊秀,平湖斜照白鸥翻。此中自有忘言趣,病客犹堪奉一樽。

两经辟命住秦关,府罢东随相国还。物态当时倾附后,人情今日有无间。青门雨送归行色,白酒风吹上别颜。相见去留终不改,只应同里与南山。

扬州诗阁掩芳尘,万萼千葩冷照春。十里珠帘一声笛,东风肠断倚楼人。

江南九子云深处,亦有新罗国里人。用夏变夷夷变夏,世间毕竟是谁真。

作吏余家法,临民有古风。政推平易外,人在典型中。道拟庄生合,年几冲武同。清时记耆旧,挥泪楚江东。

堂下玻璃看碧澜,天边图画指层峦。崔嵬切汉星辰近,清泚照人毛骨寒。已叹神明传政化,仍观慈惠展杯盘。尊前不为扶衰病,敢惜酡颜胜渥丹。

拨乱方争汗马功,贤才谁肯守穷空。严光亦是夷齐类,垂钓碧溪敦让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