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作品评述

诗词:《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内容: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岑参西行途中路过渭州,看到渭水流淌而引发对故乡秦川的思念之情。

中文译文:
西行经过渭州,看到渭水让我思念起秦川,
渭水向东流去,不知何时才能到达雍州。我凭借着两行眼泪,寄托着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岑参经过渭州时看到渭水东流,引发他对家乡秦川的思念。他不知道何时能够回到雍州,因此他以眼泪作为情感的寄托,将思念之情寄托给故园。

赏析: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作多以表达对故土、家乡的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描绘为主题。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渭水东流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渭水作为唐代重要的水系之一,与秦川地区紧密相连,成为诗人表达对家乡的情感的象征。诗中的两行泪,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园的眷恋和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深沉的思乡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引发共鸣。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渭水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体味到了离乡背井的边塞诗人的苦楚和深情。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诗词推荐

破烟飞鹭不排行,林外青山閟晓光。村犬吠人循岸走,见成诗句省思量。

绝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唯有衷肠断,应无续得期。

谢天增霸复留恂,又到当时系袯辰。宝带正看金芍药,玺书重傅玉麒麟。上元新历开千岁,作噩祥名冠六辛。恰用此年钟此杰,便乘嘉泰转洪钓。

微吟欢人步,不觉到禅关。植杖若痕上,敲门竹影閒。树高风韵叶,人静鸟呼山。安得长留此,分僧一半閒。

只见山相掩,谁言路尚通。人来千嶂外,犬吠百花中。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却寻樵径去,惆怅绿溪东。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

吾家老仙一世师,挺特风概老不衰。平生行已有本末,世人不知其天和。急流勇退人恨早,纤尘恐污白玉姿。精神强健腰脚轻。鬖鬖白发明鬓髭。盘谷亭前一幅巾,子掖孙携翁笑歖。无官一品钱满屋,汝辈持氏逃寒饥。指心一点物非物,向来所贮惟不欺。殷勤宝此徵后福,如印券契火灼龟。

扁舟汎清霅,游屐遍恋。幽讨离家久,新吟借客看。槐阴风转夏,梅子雨留寒。不谓浮云迹,烦君上笔端。

玉案珠帘翡翠屏,焚香夜诵蕊珠轻。月明鸾背飞琼过,少驻花阴带笑听。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看乐。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秋千。

圣谛廓然,何当辨的。对朕者谁,还云不识。因兹暗渡江,岂免生深棘。阖国人追不再来,千古万古空相忆。休相忆,清风匝地有何极。

坑休显貌。脉婴儿,*饲长令饱。定真元诚傻俏。似清风,明月玄中妙。如*若豹。勺归期,见地谁堪*。吐桃花香杳袅。内珍珠,全得三光

闲卧云岩稳,攀缘笑戏猱。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瞑倚蒲团卧钵囊,半窗疏箔度微凉。蕉心不展待时雨,葵叶为谁倾夕阳。

庭柏无根,虚空有骨。十分鲁钝,以辽天鹘。热至乘凉,寒烧榾柮。夫是之谓,赵州古佛。

鬼事无形尚可疑,人伦有验从皆知。武夷山路几百里,归去西风落叶时。

石壁将天压,山楼反不奇。英雄云散后,烟霭日斜时。碧涧秋光老,青林鸟梦宜。樽前多感慨,衰柳已先知。

才听今胡第一啼,如何便道不如归。声穿窗隙惊闺梦,血溜花梢溅客衣。叫断寸肠谁接续,懒随群翼恋芳菲。田园荒尽腰犹折,我亦因君觉昨非。

岩隈萧寺得跻攀,数翠邀岚不复难。已向城中专一壑,更须随处款青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