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

北江西水两相逢,胥口波涛特地雄。
万事向侬冰与炭,一生行役雨和风。
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
河伯喜欢侬苦恼,并将恩怨恼天公。

作品评述

《过胥口,江水大涨,舟楫不进》是宋代杨万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北江西水与胥口交汇处的情景,江水暴涨,船只无法前进。诗中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无奈,以及他对命运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北江西水两相逢,
胥口波涛特地雄。
万事向侬冰与炭,
一生行役雨和风。
急流欲上人声闹,
近岸还移牵路穷。
河伯喜欢侬苦恼,
并将恩怨恼天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北江西水与胥口的交汇处为背景,描绘了江水暴涨的景象。诗中的“北江西水”指的是长江的支流,而“胥口”则是指江水与胥水交汇的地方。作者通过描绘波涛汹涌的江水,表达了自然界的威力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诗中的“万事向侬冰与炭,一生行役雨和风”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无奈。作者将自己比作冰与炭,表示他在生活中承受了各种困难和挫折,如同冰与炭一般坚韧。他的一生都在行役中度过,无论是遇到雨还是风,都要坚持前行。

诗中的“急流欲上人声闹,近岸还移牵路穷”描绘了急流涌动的景象,人们的声音喧嚣不已。作者感叹自己的船只无法靠近岸边,路途艰难。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生活中遇到了困境和阻碍,无法轻易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两句“河伯喜欢侬苦恼,并将恩怨恼天公”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思考。河伯是水神,这里可以理解为命运之神。作者认为河伯喜欢看到他的苦恼,将恩怨之事告诉了天公,暗示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水暴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抒发,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诗意和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灵。

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牡丹花下连宵醉,今日闲看黑牡丹。得此躬耕东海曲,一贫无虑百忧宽。

山谷青石牛,自负万钧重。八风吹得行,处处是日用。又将十六口,去作宜州梦。苦忆新老人,是我法梁栋。信手斫方圆,规矩一一中。遥思灵源叟,分坐法席共。聊持楚狂句,往作天女供。岭上早梅春,参军慙独弄。

剑阁缘云拂斗魁,疾风生树过龙媒。前程憩罢知无益,但是驽蹄亦到来。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丰年物物总欣驩,不但人和畜亦蕃。簸处金肤肥彘母,春余珠屑饱鸡孙。

早是清和便束装,只今庭叶报新凉。山应险尽饶宽大,水欲平来尚激昂。已服官常犹潦草。未纾民力要商量。鲜于司马经行处,文物彬彬意绪长。

岁序忽云夏,青春去安归。天清风气朗,游子怀芳菲。碧湖泛我舟,轻云湛晴晖。入谷山寂寂,缘溪水围围。悠然得幽憩,丹葩耀岩扉。鸟声自歌呼,竹色相因依。举觞伫遥念,日月如梭飞。平生静中愿,岁晚无相逢。

本师不得已,强为我著书。知尽百虑遣,名存万象拘。如何工言子,终日论虚无。伊人独冥冥,时人以为愚。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浮云卷尽秋天高,月光照水翻金涛。临溪酌月羞溪毛。举杯未饮欲谁酬,兹非沈谢须刘曹。

云兴沧海雨凄凄,港口阴情更不齐。百世流传三尺剑,万家辛苦一张犁。鸡鸣故国天将小,春到穷檐路不迷。宿愿尤存寻好句,希夷大笑石桥西。

酒醒愁难醒,春归客未归。莺啼花雨歇,燕立柳风微。世路多殊辙,人生贵识机。低头饱一粟,仰首愧云飞。

月沉霜已凝,无梦竟寒灯。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借问曹溪路,山多路几层。

兰陵山下翠烟浮,溪水潺湲九曲流。落尽江梅闻铁笛,烟波何处问垂钩。

荒寺疏钟解客鞍,由山东畔白烟寒。望都风土连唐县,翁媪排门带瘿看。

儿歌杨柳叶,妾拂石榴花。(见《纪事》)松门待制应全远,药树监搜可得知。(《文昌杂录》云:唐宣政殿为正衙,殿庭东西有四松,松下待制官立班之地,旧图犹存。殿门外有药树,监察御史监搜之位在焉。唐制:百官入宫殿门,必搜,监察所掌也。至太和元年,监搜始停)髻鬟峨峨高

小院一枝梅。冲破晓寒开。晚到芳园游戏,满袖带香回。玉酒覆银杯。尽醉去、犹待重来。东邻何事,惊吹怨笛,雪片成堆。

多难分离久,相思每泪垂。梦归残月晓,信到落花时。未必乖良会,何当有后期。那堪楼上望,烟水接天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