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霄韵上人游天台(一作宝韵上人)

曲江僧向松江见,又到天台看石桥。
鹤恋故巢云恋岫,比君犹自不逍遥。

作品评述

《送霄韵上人游天台(一作宝韵上人)》是唐代刘禹锡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曲江僧向松江见,
又到天台看石桥。
鹤恋故巢云恋岫,
比君犹自不逍遥。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送别名为霄韵(或宝韵)的上人(指佛教中的高僧)游天台的情景。上人先是从曲江来到松江,然后再到天台欣赏石桥。诗中通过描绘鹤恋巢、云恋岫的景象,表达了上人对天台美景的向往和留恋之情。最后,诗人与上人相比,感叹自己仍未能达到如此逍遥自在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送别上人的场景,并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的曲江、松江和天台都是当时著名的风景胜地,展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特点。诗人用"鹤恋故巢"和"云恋岫"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上人对天台美景的眷恋之情。最后两句以自己与上人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境界的向往和不满。整首诗以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展示了唐代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破衣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君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宋玉临江宅,墙低不碍窥。

草阁临春浦,蓬扉惊曙鸦。水明残夜月,云傍隔溪花。

停舟曲江浒,吊古谒遗祠。岩岩始兴公,遗泽芬在斯。堂倾风雨萃,碑断苔藓滋。芳春□行旅,落日归文狸。唐宫替无事,衡鉴方独持。弼谐展嘉猷,谠论非□□。雝雝朝阳凤,粲粲补衮丝。侧闻卧病后,九戾烟尘□。渔阳突骑来,中华混群彝。信哉砥柱力,用舍同安危。昭陵铁马空,仟李

燕退朝事希,鸣驺出云阁。近游速朋彦,名园接闉郭。幽芳尚闲整,新樾已清漠。欢谈一坐倾,递饮百分涸。我亦醒而狂,遵溪纵行乐。晚驾方惜归,正巾坠香萼。

官如枝头乾,不受雨露恩;身如水上浮,泛泛宁有根?刈茆以苫屋,缚柴以为门。故人分禄米,邻父饷鱼餐。前门吏徵租,後门质襦褌。不敢谋岁月,且复支朝昏。雨余幽花拆,亦可侑清尊。吾生信已乎,终老此山村!

竺卿何处去,触目尽凄凉。不见中秋月,空馀一炷香。残花飘暮雨,枯叶盖啼螀。谁礼新坟塔,萧条渭水傍。国宝还亡一,时多李德林。故人卿相泣,承制渥恩深。旧藁谁收得,空堂影似吟。裴回不能去,寒日下西岑。

木末北山烟冉冉,草根南涧水泠泠。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

群鸠啄屋鸣,乱雀翻檐噪。喜呼怒争逐,往来竞酣闹。阳气动飞潜,得意相陵暴。晓枕不能眠,开门适情好。酌泉供清盥,短发巾野帽。中心旷无事,焚香诵真诰。人生袭元精,含和百神抱。失足落阴界,久困群邪耗。漂溺孰能回,浩劫沉波潦。玉镜动悲云,慈航引清棹。惟予久冥寞,区区

欲识农夫田作苦,久雨祷晴晴祷雨。祷晴得雨雨得晴,此患到今传自古。苾芬非是萧兰馨,诚心一发通三灵。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兴雷霆。尔来旱气烛烛热,夜户天涯电光制。原田嘉谷半焦黄,何独枯鱼濡涸辙。忽然一雨洗瘴昏,珠玉无边难价论。坐令愁叹变欢抃,千岩万壑江流奔。

翠岭含烟晓仗催,五家车骑入朝来。千峰云散歌楼合,十月霜晴浴殿开。烽火高台留草树,荔支长路入尘埃。月中人去青山在,始信昆明有劫灰。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嗟余老眼得一见,以手扪摸心然疑。问君自古画有几,君今此画师者谁。君言我以眼为手,天地万物皆吾师。吾能得其意与理,貌取色相特其

匹马飘然似转蓬,一年两度过湘东。襟裙润带黄梅雨,枕簟凉生若栋风。急急穷途将底用,区区苟禄有何功。输他燕坐长厅老,点对浓香丈室中。

满径露漙黄般若,戛檐风袅翠真如。

青青河畔草,皎皎林下人。草有四时色,人无千载身。胡为踏氛埃,樊笼长苦辛。君看鸿鹄飞,九万谁能驯。

雪萤贫士眼,珠翠贵人身。自从墙角弃,无复案头亲。

王乔古仙子,时出观人寰。常为汉郎吏,厌世去无还。双凫偶为戏,聊以惊世顽。不然神仙迹,罗网安能攀。纷纷尘埃中,铜印纡青纶。安知无隐者,窃笑彼愚奸。郭纶?纶本河西弓箭手,屡战有功,不赏。自黎州都监官满,贫不能归。今权嘉州监税。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骥不由穷巷,龙曾演瑞图。衣传袁道洁,梦接邵尧夫。四年十全未,三千行岂无。飘然何太速,愁杀奠生刍。

解道先天易,能哦击壤诗。只因居有羽,毋谓女无仪。在姆师逡立,从夫妇得咨。暮年尤慰意,玉婿作门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