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边

野性何曾计此身,老来方觉负初心。
故山无地堪栽竹,犹傍人家看竹林。

作品评述

诗词:《竹边》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中文译文】
野性何曾计此身,
老来方觉负初心。
故山无地堪栽竹,
犹傍人家看竹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面对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以竹子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然纯真本性的思考和对人世间繁琐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竹子为主题,通过竹子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野性与初心的思索。首句"野性何曾计此身"反问着人类是否曾经计较过自己的野性本性,暗示着自然状态的纯真和无私。接着,"老来方觉负初心"表达了在年老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背离了最初的初心,对于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感到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故山无地堪栽竹,犹傍人家看竹林",以竹子在山野与人家两种环境中生长为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类社会的思考。"故山无地堪栽竹"暗示了原本属于竹子的山野环境已被人们占据,无法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而"犹傍人家看竹林"则表明竹子只得依附在人家旁边的竹林中生存。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的影响,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

整首诗词通过对竹子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野性和初心的思考,以及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影响的关切。作者借助竹子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然本性的向往,对人世间浮躁与繁琐的反思,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担忧。这种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在宋代文人的创作中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内涵。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掷简摇毫气吐虹,兴余庭药咏残红。今宵文字知无几,鼾睡帘中笑二公。

百钱薪买绿蓑衣,不羡黄金带十围。枯柳坡头风雨急,凭谁画我荷鉏归?

达人乐所乐,小智忧其忧。平生见飞鸢,常忆马少游。门前车骑喧,孰与园林幽。虚舟苟欲去,鸥鹭犹当留。

秋云朔吹晓徘徊。雪照楼台。梁王宴召有邹枚。相如独逞雄才。明烛薰炉香暖,深劝金杯。庭前粉艳有寒梅。一枝昨夜先开。

东邻多白杨,夜作雨声急。窗下独无眠,秋虫见灯入。

平生得意白鸥外,岁晚归心鸿雁俱。蕉叶雨声喧晓枕,梦成风楫泛江湖。

当天宝之季岁,腾紫宫之长彗。骇渔阳之鴂騠,将道洛以饮谓。以十五万众鼓行之勇,涉二十四郡无人之地。伟颜门之竞爽,独舍生而取义。有常山以为之克,有鲁公以为这弟。合群从而死难,恸怙军而雪涕。盖将豁百世而开聩矇,澄六合而荡氛翳。手缔绝纽,躬支横溃。射羿日之并出,扶

渌净堂前鹤,孤栖守竹轩。胸中无限事,恨汝不能言。

高轩得意翔云间,妙画匿迹缣素残。柱头老丁留语后,兀兀无趾如叔山。不妨万里戢六翮,顾步下啄芝田宽。方舟惜鹤并惜画,一夔之足万金价。莫将凡笔补丹青,谬作身轻一鸟下。

一丁不识望台官,獬豸如何可并冠。不解触邪翻触正,凶顽合作虎狼看。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 ——陆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张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李崿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崔万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颜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皎然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陆士修

山鹿随麋栾,林乌反哺慈。伤心惟梦里,有母似儿时。爱子平生念,思亲隔世悲。松楸霜露冷,北望泪交颐。

愁客坐山隈,怀抱自悠哉。况复高秋夕,明月正裴回。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层台。色带银河满,光含玉露开。淡云笼影度,虚晕抱轮回。谷邃凉阴静,山空夜响哀。寒催数雁过,风送一萤来。独轸离居恨,遥想故人杯。

醒眼隆中阅逝川,茅茨为屋竹为椽。吟成梁父时当隐,炊熟邯郸客正眠。汉土一抔无处觅,白坟三尺有人怜。君归欲作千年计,只合躬耕一寸田。

尧年听野老,击壤复何云。自谓欢由己,宁知德在君。气平闲易畅,声贺作难分。耕凿方随日,恩威比望云。篑桴均下调,和木等南薰。无落于吾事,谁将帝力闻。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旌旗遮屿浦,士女满闉闍.似木吴儿劲,如花越女姝。牛侬惊力直,蚕妾笑睢盱。怪我携章甫,嘲人托鹧鸪。闾阎随地胜,风俗与华殊。跣足沿流妇,丫头避役奴。雕题虽少有,鸡卜

夜宿山家谢主翁,安排席藁地炉东。枕头就借支机石,帕额聊防箭隙风。酒瓮下眠添古话,牛衣中卧有时通。老吾看破人閒事,锦帐牙床总是空。

广寒二十五万户,跪奉素娥听指呼。落屑欲堆悬圃满,人间但爱玉轮孤。

蟆背似覆盂,蟆颐如偃月。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入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静中闻。鸟啼花落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