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二首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
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
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
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

作品评述

诗词《避暑二首》写的是作者在避暑地方的景色和心境。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宜人的避暑景象,表达了作者消暑的心情。

诗词中写道,金染的阴凉树下长满了茂密的树叶,蔚绿的草坪上稀稀落落,清新可人。作者坐在溪边避暑,无拘无束地垂钓着鱼儿,自得其乐。

描写到斑驳的竹席凉爽宜人,角冠的羽毛发丝不多,表示作者头上的发丝不多,也许是因为刚洗过头,又表达了作者心情愉悦的情绪。诗句“寒蝉又有声”写出了避暑地方寒凉的感觉,也默示着秋天的到来。

整首诗以避暑为主题,通过描绘丰美的自然景色,和作者自身的心情表达对清凉的向往。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避暑地方的凉爽和宜人,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避暑的旅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徐凝,睦州人,元和中官至侍郎。诗一卷。 徐凝,与白居易沈亚之辈友善,元和中官至侍郎。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腊销三五。月向雪山云外吐。烟水黄昏。梅柳依稀笛断魂。今宵豫赏。便作香尘随步想。莫待元宵。灯火零星雨寂寥。

故人为邑士多称,繇赋宽赊狱讼平。老吏闭门无重糈,荒山开陇有新粳。方挥玉麈日边坐,又结铜章天外行。此去料君归不久,挟材如此即名卿。

霜肃守空晴意力,江清一带玻璃碧。微波漾日光浮浮,万顷无声流寂寂。湾头轻舠一叶微,篙工急刺驰如飞。饥鸦见人自惊去,未若鸥鸟能忘机。船头午后炊烟起,飒飒微风掠苹尾。江皋有客意何如,独立无言望江水。

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瘴云终不灭,泸水复西来。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想见阴宫雪,风门飒踏开。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欻翕炎蒸景,飘摇

才到林峦契赏心,萧然便欲卸朝簪。两三里路穿田水,四五人家倚树阴。渔叟投竿惊鹭宿,牧童停留学禽音。清丝洞裹泉声音,流出空山换古今。

仙童下赤城。仙酒饷王平。野人相就饮。山鸟一羣惊。细雪翻沙下。寒风战鼓鸣。此时逢一醉。应枯反更荣。

海宇材能盛,风云气类从。一贤居上介,千里折遐冲。咨事须孙楚,论诗得正封。城东未为好,终不似乌龙。

绿杨染水浓如画,天气欲晴风自和。二月杏花犹未放,一春分外觉寒多。

问舍求田话昔时,共忧南北未安枝。青山笑吾空成梦,白发怜君苦作诗。风月谁教太潇洒,功名自是小差池。要须附骥还金马,昼锦归来亦未迟。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归蔓草根。唯是岁华流尽处,石头城下水千痕。

忆尔投荒日,依依恋翠华。亦知行万里,不是为丹砂。郡古留铜狄,堂深绣土花。何须忧瘴疠,意远即烟霞。

见说矮人多计较,大家知道不曾藏。只将丈六金襴挂,莫与诸方论短长。

新样玉珑*。遍赐轻凉满汉宫。记得班姬拈彩笔,恩隆。写人新诗字字工。残暑又西风。动是经年箧笥封。只欠一枝霜后叶,殷红。点破团团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皎然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李纵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郑说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王遘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崔子向惆怅徒延首,其如一水何。--齐翔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近日经师少,人口又哭君。遗编空白屋,同列尽青云。尘土千金产,湖山数尺坟。纷纷梁肉种,谁得致斯文。

岁暮见华发,平生志半空。孤云不我弃,归隐与谁同。枉道紫宸谒,妨栽丹桂丛。何如随野鹿,栖止石岩中。

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蚕马巨细殊,异物同精气。物生不两大,此衰彼所致。周人礼有禁,蚕为马之祟。织女天上明,多蚕今为利。

六供菖阳气味真,还教绳墨百年身。幅巾清脱山风外,都等离骚说众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