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林廷玉的《谒文丞相祠》
拼音和注音
guó pò bīng rú wàn yǐ tún , juān qū yóu yù zhèng qián k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乾坤:(名)我国古代哲学术语。指天地或阴阳两个对立面:扭转~。
捐躯:(动)(为崇高的事业)献出生命:为国~。
林廷玉
烟霞病叟,成化二十年(1484)成三甲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因涉唐寅考场舞弊案,被贬海州判官,弘治十六年(1503)升任湖南茶陵知州,倡建洣江书院,聚生徒讲解儒家经典,风雨无阻,寒署不辍。正德十三年(1518)八月,福州士兵因索饷哗变,因士兵怨左布政使 伍符裁省月粮。廷玉与副使高文达出面劝解得缓。后因御史董建中劾其拗执褊刻,乞归,家居二十年,著述自娱。嘉靖十一年(1532)病逝,终年78岁。有《南涧文录》
原诗
国破兵如万蚁屯,捐躯犹欲正乾坤。
千年庙貌含生气,万古纲常寄断魂。
苔衬白云封石刻,柏拖寒雨障祠门。
陈词跽洒汎澜泪,天地酸心日月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