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

汴人迎拜洛人留,虎豹旌旗拥碧油。
刁斗严更军耳目,戈鋋长控国咽喉。
柳营出号风生纛,莲幕题诗月上楼。
应念散郎千里外,去年今夜醉兰舟。

作品评述

《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主要描写了作者远离故乡大梁,思念人们和国家的景象。

中文译文:
汴人迎拜洛人留,
虎豹旌旗拥碧油。
刁斗严更军耳目,
戈鋋长控国咽喉。
柳营出号风生纛,
莲幕题诗月上楼。
应念散郎千里外,
去年今夜醉兰舟。

诗意:
诗人离开家乡大梁,来到洛阳。洛阳的人们以礼相迎,希望诗人能够留下来。军队的旗帜和装饰都很壮观,显示国家的威武。战士们严密地守卫着边境,保护国家免受外敌侵犯。夜晚,他在军营中看到燃起的篝火和高挂的旗帜,感受到了自豪和荣耀。月光照耀下,他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他深深思念离开故乡的朋友和国家。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军队的盛况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诗人赞美了大梁人民的热情招待和军队的威武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如虎豹旌旗、柳营出号、莲幕题诗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军队和诗人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激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作者通过描写洛阳景象和军队的壮观场景,展现了自己的敬意和自豪感。诗人的思乡之情透过月光的照耀显得更加浓厚。整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展现了社会氛围和国家荣耀。

作者介绍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自昔嗜酒徒,往往皆能诗。诗亦何与酒,胡为必相资。我诗既不工,我酒还复漓。颓然亦复醉,信笔辄书之。

弯环青径斜,自是野僧家。满涧洗岩液,插天排石牙。炉寒馀柏子,架静落藤花。记得逃兵日,门多贵客车。

春来芳草踏成蹊,半是车轮半马蹄。多谢清明三日雨,旧痕新绿一般齐。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高皇旧臣多富贵。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馀议。苍生偃卧休征战,露台百金以为费。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

仙山对敞直庐扉,繙遍緹油素领垂。驽乘空陪天骥尾,羁禽不集帝梧枝。云连帝阁朝暾早,花咽宫渠夕溜迟,何事夫君弄九笔,五年犹似雁门踦。

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它日玉堂挥翰手,芳时同此赋林垧。

〔一作过青溪水作〕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一作演)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一作明)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飞廉决云开白日,顿撼天地万窍号。挼挱桃李欲净尽,乞与游丝百尺高。

何处从头说。但倾尊、淋漓醉墨,疏疏密密。看取两轮东西者,也是樊笼中物。这光景、年来都别。白发道人隆中像壁间有武侯像,旅中坐对,笑相逢、对拥炉边雪。又过了,上元节。纸窗旋补寒穿穴。柳黏窗、青青过雨,劝君休折。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东风又别。夜复夜、吟魂飞越。典

天遣今宵无寸云,故开秋碧挂冰轮。诗人不悔衣沾露,为惜清光岂易亲。

葛裙蒲履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崖。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荷花。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一曲骊歌两行泪,更知何处再逢君。

黄堂暂虚位,劝驾属守丞。金石方遏密,不敢歌鹿鸣。吉蠲置觞豆,少洽宾主情。西风吹桂枝,马首将东行。春官奏高第,天子开延英。亲策降清问,健论摅丹诚。解褐跻朊仕,何止为身荣。二刘与三孔,至今流芳馨。

塞户低眠畏北风,诗来唤起自江东。林迷久已随牲鹿,磐止何曾有渐鸿。常日锥刀希楚富,千年向椠讳丘穷。莫将新意翻棋局,一等成亏付国工。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风帷闪珠带。月幌垂雾罗。魏粲缝秋裳。赵艳习春秋。

丘与马,入道绝贪求。欲报师恩常念念,三年守服岂能休。何处好藏头。旧居址,深谢许同修。但愿我公同我志,同心同德做同流。同步访瀛

水面浮暗山,沙头耿微火。好奇引吭窥,畏寒缩颈坐。首取帛为袱,体用衾自裹。篙师喜风定,半夜起劲柁。平生江海耳,最与橹声可。诗从是中来,孰谓此计左。起视何茫茫,未觉万有夥。浩然天地间,身世寄一舸。恭惟百链心,用世亦云颇。早乖晚弥误,迟暮困旅琐。饕婪忌洁清,软媚

轵井夫人风义远,阜陵丞相典刑存。妇言初不逾闺壶,家法尤先下里门。命服六珈宜大国,送车千乘忽寒原。暮年无复升堂拜,草就埋辞一断魂。

花枝破蕾柳梢青。春寒拂面轻。一眉新月影三星。铜荷烛烬零。低凤扇,袅霓旌。珊珊环珮声。坐间谁识许飞琼。对郎仙骨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