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立德尤高似立言,常嗟此语欠精论。
邺侯架冷惟书在,董子陵荒有策存。
太息晚犹条世务,大招未易返骚魂。
薤歌不尽云亡恨,直待碑成慰九原。

作品评述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立德尤高似立言,
常嗟此语欠精论。
邺侯架冷惟书在,
董子陵荒有策存。
太息晚犹条世务,
大招未易返骚魂。
薤歌不尽云亡恨,
直待碑成慰九原。

诗意:
这首诗词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吴君谋、董子陵等已故朋友的怀念之情。诗人思索着立德与立言的重要性,感叹自己对这一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他感叹邺侯、董子陵这些志士已逝,只有他们的著作留存于世。诗人深夜思考着世事的琐碎,希望能够重新点燃自己的激情与灵感。他以薤歌寄托对逝去的友人的哀思,期待有一座碑立起来,能够慰藉他们的离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抒发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为主题,通过对立德立言、薤歌和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在宋代的文化背景下,立德立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意味着追求道德修养和言论的高尚标准。诗人在思考立德立言的同时,也反思自己对此理念的理解是否够深入,对自己的不足感到惋惜。

诗中提到的邺侯和董子陵分别指的是邺侯王献之和董仲舒,他们都是刘克庄的朋友,已经过世。邺侯王献之是唐代文学家,他的著作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宝贵遗产。董仲舒是汉代儒家学者,他的学说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思考和对逝去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烦忧和对灵感的渴望。他期待自己能够重新点燃激情,回归到创作和追求高尚理念的轨道上。诗人用薤歌来象征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他希望有一座碑立起来,能够慰藉逝者的离去,同时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源泉。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先贤的敬仰,展示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它对于立德立言的重要性进行了思考,并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灵感的期盼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融入时代背景和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张力,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思考的宋代佳作。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住世谁看石化牛,寄生真梦蝶为周。因游淮水留孤艇,为看钟山结小楼。旧牍堆床鱼乱走,新篘入盏蚁先浮。杜陵自识吟诗趣,苦思何缘老未休。

致身华贯属华年,顾我驽痾久不前。醉被长官轻骂郑,懒从学子竞嘲边。功名有日还三杰,诗酒何人继八仙。才业似君真独步,文章政事尽堪传。

世路狐狸正急贤,并游长恐着鞭先。龚黄政术江湖上,贾马声名雨露边。白发空违三斧养,青衿独抱一经传。伤心才大难为用,不为酸风说泫然。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出宿于□[1],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锯。一日复一日,会有豁时处。

艳红香紫春正中,扶舆磅礴清气融。玉麟夜掣香案锁,五云裹送光玲珑。吾家自是诗书裔,秀杰相承擢丹桂。太丘合有二方儿,省华须着三尧继。近闻络秀生伯仁,喜君掌上明珠新。愿言种德相扶植,此子定是高车人。

杖头桃起碧山云,剑气擘开沧浪海。鞭龙笞凤游八区,长啸一声天浩荡。

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湖光明可监,山色净如沐。闲心惬旧观,愁眼快奇瞩。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访我乌皮几,拂我青毡褥。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老红饯余春,众绿自幽馥。好风吹晚晴,斜照入疏竹。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九江烟水一登临,风月清含古恨深。湿尽青衫司马泪,琵琶还似雍门琴。

明霞烘透春机杼。春在明霞多处。我是有诗渔父。一梦秦天古。柳枝巷陌深朱户。墙外风流一树。十五年来凝伫。弹尽胭脂雨。

许丞老病聋,督邮白欲废。贤哉黄次公,鉴裁实精诣。殷勤谢督邮,此丞乃廉吏。重听庸何伤,善助无失意。古人骨已朽,来者复谁继。仲车天下士,固非许丞类。至行通神明,问学有根柢。若充老更聘,自革风俗弊。太守前己闻,粟帛俄见赐。奈何少年子,辄效督邮事。道丧贤哲穷,闻之

别驾推前辈,当家得后昆。零丁问防墓,高大复于门。达观吾忘我,儒风子又孙。闾阎耆旧尽,能复典刑存。

晴觉人情豫,暄于物态宜。燕来他垒惑,蜂出一村知。笋蕨捐糜后,莺花谢事时。箧纨应有喜,闻已捉蒲葵。

地近孤城水合流,天风吹下广寒秋。岩花似喜幽人至,先遣清香到小舟。

苔染马蹄青,何曾似在城。不于僧院宿,多傍御沟行。隐岫侵巴叠,租田带渭平。肩囊寻省寺,袖轴遍公卿。梦入连涛郡,书来积雪营。泪随边雁堕,魂逐夜蝉惊。发愤巡江塔,无眠数县更。玄都一病客,兴善几回莺。贡艺披沙细,酬恩戴岳轻。心期公子念,滴酒在雕楹。

住院恰周年,日夜荒忙杀。园荒手自锄,屋老身惊压。费尽心神,百丑千拙。翻思三条椽下,噇饭噇眠。凡圣情空,心行处灭,赤条条地生涯别。生涯别,羊头车子推明月。

晚来无事理扁舟,唤起骚人漫浪愁。过眼飞鸿三两字,淡烟寒日荻花秋。

第一句,言不及。见利忘锥,何得何失。拈起放下,翘足而立。文殊维摩,鎗箭交击。果不可当,一掌推出。纵是舜若多神,额头也须汗出。

慵整金钗缩指尖。晓E648犹自入疏帘。绿窗清冷脸红添。妒粉尽饶花六六,回风从斗玉纤纤。不成香暖也相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