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立德尤高似立言,常嗟此语欠精论。
邺侯架冷惟书在,董子陵荒有策存。
太息晚犹条世务,大招未易返骚魂。
薤歌不尽云亡恨,直待碑成慰九原。

作品评述

《挽吴君谋少卿二首》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立德尤高似立言,
常嗟此语欠精论。
邺侯架冷惟书在,
董子陵荒有策存。
太息晚犹条世务,
大招未易返骚魂。
薤歌不尽云亡恨,
直待碑成慰九原。

诗意:
这首诗词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吴君谋、董子陵等已故朋友的怀念之情。诗人思索着立德与立言的重要性,感叹自己对这一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他感叹邺侯、董子陵这些志士已逝,只有他们的著作留存于世。诗人深夜思考着世事的琐碎,希望能够重新点燃自己的激情与灵感。他以薤歌寄托对逝去的友人的哀思,期待有一座碑立起来,能够慰藉他们的离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抒发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为主题,通过对立德立言、薤歌和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在宋代的文化背景下,立德立言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意味着追求道德修养和言论的高尚标准。诗人在思考立德立言的同时,也反思自己对此理念的理解是否够深入,对自己的不足感到惋惜。

诗中提到的邺侯和董子陵分别指的是邺侯王献之和董仲舒,他们都是刘克庄的朋友,已经过世。邺侯王献之是唐代文学家,他的著作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宝贵遗产。董仲舒是汉代儒家学者,他的学说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思考和对逝去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的烦忧和对灵感的渴望。他期待自己能够重新点燃激情,回归到创作和追求高尚理念的轨道上。诗人用薤歌来象征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他希望有一座碑立起来,能够慰藉逝者的离去,同时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源泉。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先贤的敬仰,展示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它对于立德立言的重要性进行了思考,并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灵感的期盼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融入时代背景和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张力,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思考的宋代佳作。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罡风起,背负玉虚廷。九素烟中寒一色,扶阑四面是青冥。环拱万珠星。

东阁治台政,西堂备燕饮。介於二堂间,华构饶花品。红紫镇长春,四时如活锦。公暇一绳床,上有通中枕。

马蹄尘扑。春风得意笙歌逐。款门不问谁家竹。只拣红妆,高处烧银烛。碧鸡坊里花如屋。燕王宫下花成谷。不须悔唱关山曲。只为海棠,也合来西蜀。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秋思冬愁春怅望,大都不称意时多。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欲调无筝,欲抚无琴。赤口白舌,何以写心。咏歌不足,丝竹胜肉。渐近自然,难传衷曲。如春在花,如盐在水。如无却有,悒悒莫解。茧中有肾,化蛾能飞。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吾爱鲁仲康,治效多致祥。害稼螟犬牙,中牟了无伤。掾惊雉驯扰,儿念雏方将。河南有府尹,其美乃播扬。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彩服去江汜,白云生大梁。星辰动异色,羔雁成新行。日望天朝近,时忧郢路长。情言间薖轴,惠念及沧浪。松柏以之茂,江湖亦自忘。贾生方吊屈,岂敢比南昌。

边徼无虞日,王师讨弗庭。收功夸庙算,行险毒生灵。川谷旌麾暗,风尘战血腥。寂寥归马日,目断华阳坰。

并生天地宇,同阅古今宙。视下则有高,无前孰为后。达人千钧弩,一弛难再彀。下士沐猴冠,已系犹跳骤。欲将驹过隙,坐待石穿溜。君看汉唐主,宫殿悲麦秀。而况彼区区,何异一醉富。鶢鶋非所养,俯仰眩金奏。髑髅有余乐,不博南面后。嗟我昔少年,守道贫非疚。自従出求仕,役物

我家住在剡溪曲,万壑千山看不足。却笑当年访戴人,雪夜扁舟去何速。

一剑沙场独苦辛,天阴杀气作黄尘。沉思鸟尽弓无用,肘后累累却雇身。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澹云笼月微黄,柳丝浅色东风紧。夜寒旧事,春期新恨,眉山碧远。尘陌飘香,绣帘垂户,趁时妆面。钿车催去急,珠囊袖冷,愁如海、情一线。犹记初来吴苑。未清霜、飞惊双鬓。嬉游是处,风光无际,舞匆歌茜。陈迹征衫,老容华镜,欢悰都尽。向残灯梦短,梅花晓角,为谁吟怨。

朝夕云山满县郛,削成犀笋几千株。游人借笔抄诗板,远客投书乞画图。

小山草木一窗秋,团扇江山万里愁。不读狐书真僻学,未登鬼籙且闲游。少随官牒嗟无策,晚脱朝衫喜自由。半岭啸声惊阮籍,要知天下有高流。

与物初无忤,台评反谓倾。麾符成漫仕,林壑寄平生。跪履嗟何晚,挥犀空复情。天台隔风浪,无地拜佳城。

半痕霜月晓窗低,三两梅花作伴栖。盂饮花边更风度,石泉汤泼嫩盐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