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灵岩寺

叠翠围僧国,幽栖孰有才。
名高仍可隐,骨俗岂宜来。
花发松香没,云销石色回。
何年脱身去,心委像前灰。

作品评述

《宿灵岩寺》是一首宋代李冠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叠翠围僧国,幽栖孰有才。
名高仍可隐,骨俗岂宜来。
花发松香没,云销石色回。
何年脱身去,心委像前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在灵岩寺过夜的情景。灵岩寺被翠绿的山峦环绕,僧侣们在这幽静的地方修行。诗人思考着,在这样的僻静之地,到底有几个人拥有才华。那些名声高的人还能够隐居在这里,而那些凡俗之人又有何资格来此。鲜花开放,松树的香气弥漫,但很快就会消失,云彩也在石峰间变幻。诗人自问何时能够摆脱尘世的纷扰,心灵能够如同佛像一样平静无尘。

赏析:
《宿灵岩寺》通过描绘灵岩寺的幽静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僻静、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对绿树、鲜花、松香、云彩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灵岩寺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氛围。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态度,认为真正有才华的人应该隐居于此,而凡俗之人则不宜前来。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思考,暗示了他对离开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清净生活和远离尘世的向往之情。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子对禅宗思想和隐逸生活的崇尚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名利和尘世纷扰的淡泊态度。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觉,表达了对心灵自由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禅意和哲理性。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o一九年前后在世字世英,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真宗天禧中前后在世。与王樵、贾同齐名;又与刘潜同时以文学称京东。举进士不第,得同三礼出身,调乾宁主。冠著有《东皋集》二十卷,不传。存词五首。《宋史本传》传于世。 沈谦《填词杂说》赞其《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

诗词推荐

千里岂云去,欲归如路穷。人间无暇日,马上又秋风。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此时皆在梦,行色独匆匆。

老持藩印守河卫,苟禄惟知恋轼熊。游旧最叨青眼客,埏陶今仰黑头公。巢由逸躅心空断,儒墨常谈耳欲聋。自笑晚年轻济丛,焚香静坐习元功。

北渚有狂士,病卧忘四时。绿暗知春晚,叶落识秋期。西风日已高,凝露方自兹。独有岁寒心,不负流水知。

柴门一以杜,胜事日相因。移竹听初雨,披花出故人。石衣行地古,野语隔墙新。忽笑朝来梦,风尘易水滨。

外族长安盛,尊名永乐崇。初陵凄草露,旧殿閴椒风。鞏树迷凶仗,周原掩寿宫。圣君悲望处,泪雨泣重瞳。

门外报春榜,喜君天子知。旧愁浑似雪,见日总消时。塔下牡丹气,江头杨柳丝。风光若有分,无处不相宜。

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用贤遭圣日,羁旅属秋霖。岂直昏垫苦,亦为权势沈。二毛催白发,百镒罄黄金。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谢公积愤懑,庄舄空谣吟。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寄言当路者,去矣北山岑。

吾党登临兴,亭高眼更明。云深山断续,川阔路纵横。突兀娲皇塚,荒芜简子城。古来那可问,林外晚风生。

篇什周旋角两雄,狂言顿觉九州空。一官未必贫能疗,三命何尝诗解穷。试问浮沉群僚底,争如歌啸乱书中。后山嘱望飞腾速,此意硁硁敢苟同。

延陵腰利剑,上国使初通。待我周游遍,逢群遣奠终。晶荧击高树,萧瑟动寒风。谁敢欺生死,苍苍照尔衷。

龙沙为别日,庐阜得书年。不见来香社,相思绕白莲。江僧归海寺,楚路接吴烟。老病何堪说,扶羸寄此篇。

雨窗思昔日,不见半年余。别后几回梦,中间三寄书。兵戈吾幸免,踪迹尔何如。世事难如意,同心却异居。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剩得春光有几分,闭门寒雨博山焚。桃花水涨潮连树,蛎女矶横石戴云。远浦鳜鱼归市晚,近汀釭袴避矰纷。蒲团镇日唯趺坐,清梵微微隔岫闻。

日澹梧枝洞锁苔,人间矰缴几惊猜。九苞自是冲霄物,曾为箫韶一出来。

霜雪埋百花,及时斗春阳。城南有高士,买屋入花藏。经时不出门,为花日日忙。我居在何许,近止东数坊。亦有佳公子,连车换帷裳。隔墙蜂蝶諠,开户草木香。仙人朱桃椎,发绿童脸芳。此公不可见,此画来远方。竹欹屠苏坞,柳拂辘轳床。素儿虽小小,亦足侑客觞。尚书廊庙具,气若

一声歌未断,江动欲潮生。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沙云晴见雁,船火夜闻筝。谢令应相喜,先期发吏迎。

青花绿叶上疏篱,别有长条竹尾垂。老觉淡妆差有味,满身秋露立多时。

春早寒馀岂足哀,平生多难愧非材。去年二月都城里,曾共花房带雪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