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孙蕡的《圜丘大祀》
拼音和注音
sōng bǎi xiāo sēn yǐ bàn kōng , tiān tán gāo zhì dì chéng d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松柏:1.松树与柏树。2.比喻坚贞的洁操。3.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萧森:1.草木茂密貌。2.形容草木凋零衰败。3.凄凉阴森。
半空:1.空中。2.瘪;不充实。3.指较小的不饱满的花生。
天坛: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建筑。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总面积为273公顷。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
孙蕡
不详
原诗
松柏萧森倚半空,天坛高峙帝城东。
宸旒肃穆千官合,卤簿辉煌万国同。
上界清都移碧落,泰阶黄道隐晴虹。
相如莫献青鸾赋,不是祈灵太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