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寒蝉初停号,客燕催将归。
吾亦客一世,去此复焉依。
敛袵听物变,著书明化机。
深参漆园史,渠语甚精微。

作品评述

诗词:《秋怀十首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译文:
秋天的思绪十首微微的云彩
淡淡的河水与疏疏的雨滴
伴着梧桐树的韵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秋天的天空中微云飘动,河水流淌平静,雨滴稀疏洒落,梧桐树随风摇曳。这些景象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展现了对物象的细腻感受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微云、淡河、疏雨和梧桐等形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感。诗人以物象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诗中的“寒蝉初停号,客燕催将归”表达了秋天到来的讯号,寒蝉不再鸣叫,客燕开始迁徙,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接着,“吾亦客一世,去此复焉依”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是一位旅人,他离开了这个世界,又回到这里,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循环。

诗中的“敛袵听物变,著书明化机”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事的关注和思考。他静静地坐下,倾听着万物的变化,同时也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以书写的方式传达真理和启迪。

最后两句“深参漆园史,渠语甚精微”表明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研究,他参与其中,深谙其中的奥妙,言语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知识的追求。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秋天的静谧和诗意的韵律,同时也引发思考和对人生的思索。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休要强贪名利,休要恋妻男。免轮回,生死苦,做痴憨。清净自然明道,神气自相参。功成朝玉帝,跨云骖。

朱游英气凛生风,濒死危言悟帝聪。殿槛不修旌直谏,安昌依旧汉三公。

秩秩礼文,肃肃严祀。仰洽神休,式协民纪。灌献有容,会其俎簋。明德惟声,以介丕祉。

家富仓箱积,陶朱伯仲间。禔身郭有道,教子窦燕山。钱镈周贫匮,刀圭起病孱。悬知公不死,学道透玄关。

烟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寒食清明数日间,人也须行乐。不怕笛声长,只怕风儿恶。烛影红酣宝篆香,楼上黄昏角。

良月满高楼,高楼仍中秋。午夜冷露下,千里寒光流。何人将此鉴,拂拭新磨休。照破万古心,白尽万古头。

金鸡障下胡雏戏。乐极祸来,渔阳兵起。鸾舆幸蜀,玉环缢死。马嵬坡下尘滓。夜对行宫皓月,恨最恨、春风桃李。洪都方士。念君萦系。妃子。蓬莱殿里。觅寻太真,宫中睡起。遥谢君意。泪流琼脸,梨花带雨,仿佛霓裳初试。寄钿合、共金钗,私言徒尔。在天愿为、比翼同飞。居地应为

八珍较半菽,丰悴岐两端。志士傃所逢,心泰体亦安。李侯贫食粥,吾独於此观。灶妇不余颦,邻券有后还。颜帖孰嗣之,范叔可胜寒。破碓砂瓶前,兰佩杂本难。堂堂五字律,铓锷凛莫干。不羡侏儒饱,宁追陋巷颜。挈瓶肯见分,特特扣荆关。读诗良起予,投匕忘悲叹。

窈窕沧波寺,玲珑水上扉。绿窗云竹净,朱户露花晞。鱼逸晴偏跃,鸥闲昼不飞。东邻精舍近,无虑戴星归。

南津瀺灂夜风微,投晓湖灵更发机。想像虚空闻帝乐,逡巡波浪匝天围。三湘路指平芜转,两舸帆争白鸟飞。却上业祠荐牲酒,荆云隐隐尚朝晖。

山空响更远,雨过流还急。余沫洒回风,一林红树湿。

芳蕊鬅松夹道垂。珠幢玉节下瑶池。异香团就小花儿。应念裴航佳句好,休论白傅送行悲。月娥亲自送仙衣。

发白未及童,齿摇未及脱,正如一席饮,烧烛将见跋。溪山环草舍,霜露侵布褐。文章虽自力,亦已强弩末。宁将垂老耳,更受世事聒?匡庐入我梦,行已寄瓶钵。

如来言具足,切莫外驰逐。当体即无余,曹溪留一宿。

牢落诗盟寒欲灰,非君怀抱若为开。未阑樽酒论文意,拂榻应须有待来。

警鞭卷起肃朝班,月色清寒禁漏残。仙仗平分听奏事,举头不敢闯龙颜。

知时润物最关心,不作珠帘暮卷吟。龙过惊回欹枕梦,檐声点点是商霖。

新春风雨中,日日鸠鸣屋。小园政可步,柰此泥涴足。却坐问樽酒,知足乃不辱。一杯径陶然,敢羡车载曲。

结客结英豪,肯同儿女曹。黄金妆佩剑,猛兽画旗旄。北极狼星落,中原王气高。终令贺兰贼,不著赭黄袍。

大师新谣十五州,残春摸石是遨头。氲氲喜气随民遍,冉冉风光尽日流。野俗只知观燕赏,主人非独为嬉游。晚回都骑箫鼙引,观稼郊原亦暂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