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补之梅

含章殿裹雪中开,曾共君王索笑业。
着在荒蹊枯竹畔,可知谥敕号村海。

作品评述

《题补之梅》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陆文圭。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含章殿裹雪中绽放,
曾与君王共同追求嬉笑的事业。
它生长在荒蹊枯竹的旁边,
可知道君王赐予它谥号“村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梅花的景象,梅花在含章殿的雪中开放。它曾经与君王共同追求快乐的时光,并被君王赐予了一个特殊的谥号。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环境和与君王的联系,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敬意。

赏析:
这首诗以含蓄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梅花在雪中开放的美丽景象。含章殿是宫殿的一部分,而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绽放,显示了它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生命力。诗人通过君王的形象,将梅花与高贵、尊荣联系在一起,强调了梅花的特殊地位。在荒蹊枯竹的旁边,梅花的傲然独立更加凸显了它的纯洁和坚强。最后,君王赐予梅花谥号“村海”,不仅显示了君王对梅花的赞美,也突显了梅花的高雅品质。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高尚品质,同时通过与君王的联系,赋予了梅花更深层次的意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梅花的推崇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取友英隽场,如子乃石交。进善定见与,言从浚之郊。

一醉醒来春又残,野棠梨雨泪阑干。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终易散,且长闲,莫教离恨损朱颜。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群山雪不到新晴,多作泥融少作冰。最爱东山晴后雪,却愁宜看不宜登。

踏遍江湖路几千,买舟因得憩江天。不嫌烟水牵离恨,要狎沙鸥伴醉眠。南浦春深波涨岸,长芦风寝浪平川。生涯喜近长年老,夜半挐音月满船。

单起浯溪寺,禅栖主簿峰。收诗入顽石,礼塔趁昏钟。好古心何癖,观空语更慵。觉翁才觉处,明月出孤松。

娥江西路石帆东,身寄鸥波浩荡中。叠叠沙痕留浦岸,疏疏日影透渔篷。诗人无复同盟在,酒债何时一洗空?已迫耄年宜易感,人生五十即称翁。

溪上同舟送,江头独步归。秋风方落木,客路要添衣。故旧询安否,形容话瘠肥。吾行犹许远,尔去复谁依。

醴齐泛樽彝,轩县动干戚。入室僾如在,升阶虔所历。奋疾合威容,定利舒皦泽。方崇庙貌礼,永被君恩锡。

三岩之下有贤良,暮史朝经万卷长。树老山空人已尽,炯然千古姓名香。

何消黍稷荐馨香,三尺抬头即昊苍。雨缶决来如此溢,风车输与自然凉。问他金玉堆成坞,更使珠玑积在箱。逢却年饥堪煮否,移民移粟定旁皇。

佛赞西方经现在。广长舌相三千界。为要众生生信解。临终迈。不修净业犹何待。七宝池塘波一派。莲华朵朵车轮大。华内托生真自在。分三辈。阿鞞跋致长无退。

猎师纷纷走榛莽,女亦相随把弓矢。南北东西尽杀心,断烧残云在围里。鹘拂荒田兔成血,竿打黄茅雉惊起。伤嗟个辈亦是人,一生将此关身己。我闻天地之大德曰生,又闻万事皆天意,何遣此人又如此。犹更愿天公一丈雪,深山麋鹿尽冻死。

韩公国大贤,道德赫已闻。时出为阳山,尔区来趋奔。韩官迁掾曹,子随至荆门。韩入为博士,崎岖送归轮。(《送区弘》。《事文类聚》)。

莫过溪桥银树林,溪深未抵路泥深。清风一阵掠人面,晴色半开关客心。远岭惹云秋里雪,淡天刷墨晓来阴。几多好句争枝我,柳夺花偷底处寻。

孔山民具瞻,位高心愈谦。待人冬日暖,持己晓霜严。善类藉培植,贤材无滞淹。更栽椿百本,岁岁绿阴添。

人能言语自能窥,天意无言人莫欺。莫道无言便无事,殆非流俗所能知。

广庭飞雪对愁人,寒谷由来不悟春。却笑山阴乘兴夜,何如今日戴家邻。

冷澹清明节,萧疎斑白翁。不知春事减,但见绿阴重。坐卧书窗书,阴晴啼鸟中。年龄故尔似,贫病亦应同。

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筋尚宛然。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