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

门前竹大笋成笆,江上潮来草没沙。
村童探緌绿杨树,野艇捞鱼紫楝花。

作品评述

《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是明代沈明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离别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门前竹大笋成笆,
江上潮来草没沙。
村童探緌绿杨树,
野艇捞鱼紫楝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门前的竹林、江边的潮水、村童和野艇等自然景物,表达了离别之情和人生的变迁。

首句“门前竹大笋成笆”,形象地描绘了门前竹林蓬勃生长的景象。竹子的笋子长得高大如竹篱,给人一种繁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充实和兴旺。

接着,“江上潮来草没沙”这句描述了江水的潮汐涌动,草丛被水淹没。这里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第三句“村童探緌绿杨树”,描绘了村童们在绿色的杨树旁边探索、游玩的场景。杨树是春天的代表,绿色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活力,与前两句的离别和变迁形成鲜明的对比,呈现出一派欢乐和童趣。

最后一句“野艇捞鱼紫楝花”,表现了野艇上的人们在紫楝花盛开的环境中捕鱼的情景。紫楝花是一种花期短暂、颜色艳丽的花朵,象征着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这句诗意呼应了前文的离别和变迁,再次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离别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离别和珍贵瞬间的感慨和领悟。它既展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又透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思考,带给读者一种深沉和感悟。

诗词推荐

名缰驱远役,挈挈未遑安。春只雨中过,花从客里看。水声添昨夜,风力尽余寒。但喜前程阔,不愁行路难。

竹枝

一奁鸣瀑写天绅,怪石鲸奔欲化鳞。灵隐飞来真相后,老坡重证戒师身。居山话计今成趣,造物工夫总待人。自喜爱閒逢胜绝,杖藜端不负残春。

竹枝

儒者务欲博,诵说穷各秋。衣裙未及解,含珠以见求。闽称黄夫子,常恐学不流。有徒如浮萍,匝匝围刳舟。聚书将万卷,载行无马牛。去年来京师,满箧分寄投。半在吴楚间,半入赵卫陬。昨日大官荐,青袍变绨裘。今朝为异物,寸禄与命雠。独闻邯郸公,哀之使敛收。曷其禀赋薄,安得

竹枝

落发在王畿,承恩著紫衣。印心谁受请,讲疏自携归。泛浦龙惊锡,禅云虎绕扉。吴中知久别,庵树想成围。

竹枝

吾年过八十,久已弃朝簪。化蝶有残梦,焦桐无赏音。溪声喧夜旦,野色变晴阴。欲讲平生学,茫然不可寻。

竹枝

白发已如此,岁序更骎骎。化机消息,庄生天籁雍门琴。颇笑论文说剑,休问高车驷马,衮衮□黄金。蚁在元无梦,水竞不流心。绝交书,招隐操,恶圆箴。世尘空扰,脱巾挂壁且松阴。谁对紫微阁下,我对白苹洲畔,朝市与山林。不用一钱买,风月短长吟。

竹枝

欲行雨如蓰,既出云若涌。山高一身微,风动万国洶。岂唯林木悲,亦为毛发悚。众谓当亟回,吾行便贾勇。

竹枝

觅个有缘人,分付玉壶灵药。谁向市尘深处,识辽天孤鹤。月中吹笛下巴陵,条华赴前约。今古废兴何限,叹山川如昨。

竹枝

佛祖从来不奈伊,满头明月去还归。虽然六户无亲识,今古何曾更间违。

竹枝

漫漫潮初平,熙熙春日至。空阔远江山,晴明好天气。外有适意物,中无系心事。数篇对竹吟,一杯望云醉。行携杖扶力,卧读书取睡。久养病形骸,深谙闲气味。遥思九城陌,扰扰趋名利。今朝是双日,朝谒多轩骑。宠者防悔尤,权者怀忧畏。为报高车盖,恐非真富贵。

竹枝

孤客倦夜坐,闻猿乘早发。背溪已斜汉,登栈尚残月。重峰转森爽,幽步更超越。云木耸鹤巢,风萝扫虎穴。人群徒自远,世役终难歇。入山非买山,采竹异采蕨。谁见子牟意,悁劳书魏阙。

竹枝

兹日颇所惬,扪虱反得蚤。去恶虽未殊,快意乃为好。物败谁可必,钝老而狡夭,穴蚁不囓人,其命常自保。

竹枝

鹁鸠劝春耕,桴鼓帖宵逻。拊循余暇日,珠玉生咳唾。时维青阳初,天子在左个。布德顺木令,万国罔不和。禄食自纷纭,抚字谁最课。幅员若金瓯,丝发无璺破。涓溜可摧山,机祸不在大。中夜登高楼,遥瞻太微座。乾坤漭寥落,日月飞鸟过。愤惋空有心,盛时嗟已蹉。

竹枝

丰乐华楼已劫灰,涌金春色未尘埃。道人有道轩窗静,那处湖光不好来。

竹枝

池上有丛菊,繁英满旧蹊。金刀惜频翦,粉蜨得幽栖。醉卉谁同插,香牋手自题。遥思清赏处,野步岸东西。

竹枝

逢君金华宴,正味百花仙

竹枝

岭北山开脉,江西水发源。阴阳余阖辟,小大几乾坤。银海有精力,金函无法门。频年过我客,始可与君论。

竹枝

大江春风浪如屋,客舟迎风冈沙宿。连樯接舵古岸傍,岸头无人春草绿。船头日出炊烟起,买鱼携菜来就市。渔人水恶不出门,萧条野市无鸡豚。堤边纸钱灰若雨,沽酒赛神巫降语。南人艇子不避风,横江五两翩翩去。

竹枝

萧萧晚风起,孤舟愁思生。蓬窗一萤过,苇岸数蛩鸣。老大畏为客,风波难计程。家人夜深语,应念客犹征。

竹枝

十年梦不到清都,云满寒蓑雪满颅。一片青山一黄犊,底须更着旧称呼。

竹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