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偓的《雨后月中玉堂闲坐》
拼音和注音
wéi duì sōng huáng tīng kè lòu , gèng wú chén tǔ yì xū k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尘: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虚空:空虚:内心~。
尘土:(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
松篁:松与竹。比喻坚贞的节操。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原诗
银台直北金銮外,暑雨初晴皓月中。唯对松篁听刻漏,更无尘土翳虚空。绿香熨齿冰盘果,清冷侵肌水殿风。
夜久忽闻铃索动,玉堂西畔响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