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
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後凋。
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
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
伯始真粪土,平生夏畦劳。
饮此亦何益,内热中自焦。
持我万家春,一酬五柳陶。
夕英幸可掇,继此木兰朝。

作品评述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是苏轼在宋代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
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后凋。
香余白露干,色映青松高。
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
伯始真粪土,平生夏畦劳。
饮此亦何益,内热中自焦。
持我万家春,一酬五柳陶。
夕英幸可掇,继此木兰朝。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轼重九节庆祝活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叹和内心的思考。苏轼觉得今天是重阳节,却感觉秋天和冬天交替的气息。他与黄花相约,但花儿已经枯萎了。他感叹着白露已经干涸,但青松的颜色却更加鲜艳。他怀念南阳的田野,古潭上升起霞光。诗人认为人生就像种田一样辛劳,喝酒对他来说又有何益处,只会让内心的热情更加焦躁。他希望自己能够带给万家春天的希望,回报五柳陶的美意。最后,他希望能够摘取夕阳下的英雄,继续写下辉煌的篇章。

赏析:
这首诗词充满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苏轼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黄花凋谢、白露干涸,都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有限。他观察到青松的高耸和色彩的鲜艳,可以理解为对坚韧和生命力的赞美。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

诗中还融入了对社会的思考。诗人对个人劳作的辛劳有所感慨,认为酒并不能消除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希望自己能够带给人们春天的希望,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的夕阳下的英雄和木兰朝的提及,展示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辉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对社会和英雄事迹的思考和赞美。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摊钱临小窗,扑蝶穿斜径。醉戏晚风前,吹乱连枝影。别来秋夜长,梦到金屏近。肠断一声鸡,残月悬朝镜。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世人只爱凡花鸟,无处不知梁广名。

吾友陈无己,文会班生庐。是时与林侯,有若同队鱼。相见元无约,相别讵有谟。那知数岁後,聚首如当初。眷言二三子,今来安稳无。意气充眉宇,比昔姣且都。乃见松与柏,不似柳与蒲。怜我守枯禅,谈笑便甘腴。何如又为别,泪下青霜俱。男儿志四海,不辱黄金躯。试看习主簿,穷悴

伊人利营构,思欲新其居。匠筑经旧址,檐楹碍高樗。且云忍不伐,何以成吾庐。人言此树古,百怪所凭依。独秉一定议,自将群俗违。乃俾执柯者,丁丁霜刃挥。歼殒条百尺,横朴株数围。从兹朝夕间,不闻鸟雀喧。既能考子室,而复高其门。周也昔骋辩,得以不材论。工今诚匪度,苟害

瘴疠金蚕毒,干戈铁马群。一生逃万死,百岁仅三分。遑恤恒饥子,姑留自祭文。醺醺人笑我,方寸不醺醺。

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在斯。有瑕宁自掩,匪石幸君知。雕琢嗟成器,缁磷志不移。饰樽光宴赏,入珮奉威仪。象德曾留记,如虹窃可奇。终希逢善价,还得桂林枝。

贤守新成盖代功,临危方始见英雄。三都谷路全师入,十万胡尘一战空。杀气尚疑横塞外,捷音相继彷环中。君王看降如纶命,旌节前驱马首红。

扫竹因培竹,畏人非避人。跫然闻响屐,莞尔正欹巾。坐子竟日久,饭吾三非贫。能来不嫌屡,梅底要深巡。

雨裹西风已倦游,老怀悲感不禁秋。世无阮籍谁青眼,今有杜陵人白头。雁摆行知兄弟义,燕营巢为子孙谋。谁邻湖海飘蓬客,只影孤灯相对愁。

桂华蟾魄,到中秋、祗有人闻一六。浩渺清风因唤起,千里吹飞鸿鹄。碧落翻花,瑶空隐瑞,声节琅玕筑。板怀玉燕,此时嘉梦重育。始信名在丹台,曈方八百,子已三千熟。麟脯灵瓜那更有,琼斝神仙醽醁。秋水春山,柳腰花面,一醉霓裳曲。长生清净,自然何用辟谷。

甚年年、心事占秋多,芳洲乱芜生。正小山已桂,东篱又菊,秋为人清。肠断洞庭叶下,倚西风、谁可寄芳蘅。袅袅愁予处,欲醉还醒。为问素娥饮否,自谪仙去后,知与谁明。耿盈盈如此,分影落瑶觥。步高台、夜深人静,有飞仙、同跨海山鲸。归来也,远游歌罢,失却秋声。

先王急民事,分吏察垅亩。田荒宅无毛,置法责粟布。壤壤一岁勤,暴暴三年聚。农政久不修,几家有禾黍。

尝胆深思报复来,经纶须仗出群才。仇齐一扫如风叶,只为黄金早築台。

雨雹碎晴峰,珠玑泻石壁。势增九军勇,气压百夫特。先生我辈人,一见愿自适。壮哉三瀑泉,表表尘外物。

五日一番升座,拈出现成行货。大众普请商量,恰是老僧罪过。

北斗城南太乙祠,羽人多著九霞衣。竹宫肃穆珠旒拜,华表飘颻鹤驭归。绕殿步虚幢影密,登台酌献珮声微。質明礼毕还台去,厩马翩翩速似飞。

高僧挑月一枝藤,惠我登山脚便轻。澒洞风尘豺虎恶,从今险路稳支撑。

权门极珍羞,未办食龙肉。我家湘楚山,箨龙饫奴仆。淮南户户有黄虀,公今径归亦不痴。更包笋脯赠行李,定应笑杀长安儿。

寒斋浅酌喜新晴,绝倒湘累赋独醒。清坐苦无佳客话,朗吟生怕俗人听。五湖四海双尘屐,万壑千岩一画屏。云雨丛来翻覆手,黄昏更看照泥星。

南阳汉名都,其俗尚敦朴。亡徒顷为盗,刺史安与角。田野遂焦熬,蒿莱思沃濯。兹虽得甘露,向己苦风雹。更张固所重,下令未宜数。且观道傍碑,文字今已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