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堂

吏隐先寻一着高,尽输酒圣与诗豪。
君方无事同犀首,我纵有官如马曹。
把似啜茶看孟子,何如痛饮读离骚。
胸中磊落浇三碗,倩得麻姑痒处搔。

作品评述

《吏隐堂》是李伯玉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隐退官职的心境和生活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官职已隐退后,我来到这高处,
输给了酒的圣人和诗的豪杰。
君主方无事,却要同犀首(指犀牛角),
我虽有官职,却如马曹(指马厩)。
如果你喝茶像啜饮孟子的思想,
何如痛饮读离骚(指屈原的《离骚》)。
胸怀宽广的人才敢浇干三碗酒,
倘若得到麻姑(指神话中的仙女)的帮助,痒处就会搔。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作者隐退官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比君主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隐退仍能过得自在从容,而君主身处高位却要受到各种束缚的思考。作者愿意放弃官职,选择自由的生活方式,以此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

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己与君主进行对比,强调了自己隐退后新的生活状态。作者借鉴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自己喝茶读书的方式更加自在自由,而不受到繁琐的礼仪束缚。最后一句借用了麻姑的形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欢乐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抒情求实。通过写景、对比、比喻等手法,展示了作者追求自由、隐退官职的心境和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诗词推荐

天下书无数,君专治四书。因留精舍久,遂向举场疏。山路挑包去,秋风罢讲馀。故园荒草合,似欠一番锄。

自夏及秋,频频出入。送旧迎新,奔驰不歇。十字街头忽吃攧。起来拾得胡饼只。今日不辞举似诸人,团团圆圆,皎皎洁洁,十成脱似中秋月。

梅英与雪一舰以,不得北风香不知。懒咏尤思招隐句,先生今有画中诗。

明君切西雇,元帅作中军。宾客湖南上,人才冀北群。三鱣存绛帐,一鹗在青云。磊磊轩天地,诗书有隽动。

也知口业欠消磨,造物嗔人奈口何。莫管诗人例寒饿,且容老子小婆娑。

衰鬓辞馀秩,秋风入故园。结茅成暖室,汲井及清源。邻里桑麻接,儿童笑语喧。终朝非役役,聊寄远人言。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道了亦未了,言闲今且闲。从来无住处,此去向何山。片石树阴下,斜阳潭影间。请师留偈别,恐不到人寰。

湖海频年历四迁,治声往往遂无前。长沙夜席喜今召,右史素风追昔传。要识平治端有道,不知论奏孰为先。岂惟人士想风采,闻说天心正渴贤。

虹影初消雨脚收,凭高聊复散牢愁。烟横三市蜂房屋,尘掩重门燕子楼。黄菊自随陶令节,白云那管汉时秋。雁飞不尽乾坤大,安得相从汗漫游。

帝德诞敷,销烨群惹。近悦近来,惟圣时克。玉振金声,治功兴起。韶箾象之,尽善尽美。

朱衣白面懿王孙,好去淮阳事相君。已放扁舟下南浦,更持樽酒醉西曛。青云计自此行始,明月惜从今夜分。拟仗短书裁不及,但传穷达报知闻。

高洒潜川爱拙翁,堂閒雅与拙情同。宦涂耻用机心达,圣世宁为直道穷。千载奸纤羞白骨,一时夷坦擅清风。邑人三岁观贤化,巧诋销萌讼缿空。

忽见平安字,封题是老亲。自惊为客久,不敢述家贫。松菊纵多故,路途惟一身。临风应不尽,还问寄书人。

青林浅濑密萦洄,唤作兰亭载酒来。忽听江深发鸣橹,始知身是罢官回。

人间荣瘁固难穷,岁月推迁即老翁。马骏初非凡眼识,源深终与大川通。细思渭北希高价,终胜淮南诮发蒙。莫学三山顽钝叟,一生空耗太仓红。

君马黄,我马白,漠漠柳花飞送客。我马跑风欲人立,紫丝袍贴黄金勒。轻衫一骑后者谁,黄初平家寄书信。泥香两车饷外孙,人与霜蹄俱梦境。呜呼人间儿戏亦前定,奈何夫人不知命。

一年春事,常恨风和雨。趁取未残时,醉花前、春应相许。山公倒载,日暮习池回,问东风,春知否,莫道空归去。满城歌吹,也似春和豫。争笑使君狂,占风光、不教飞絮。明朝酒醒,满地落残红,唱新词,追好景,犹有君收聚。

我欲学为农,力耕不逢岁。我欲学为士,儒冠多饿死。誓将弃犁锄,亦复罢书史。长随马少游,浮湛自闾里。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