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六龙骧首晓駸駸,七圣陪轩集颍阴。
千丈松萝交翠幕,一丘山水当鸣琴。
青鸟白云王母使,垂藤断葛野人心。
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朝代:唐代

作者:张易之

六龙骧首晓駸駸,
七圣陪轩集颍阴。
千丈松萝交翠幕,
一丘山水当鸣琴。
青鸟白云王母使,
垂藤断葛野人心。
山中日暮幽岩下,
泠然香吹落花深。

诗意:

这首诗是张易之奉和圣制而作的,描绘了一个夏日游石淙山的景色。诗中以六龙威武的形象、七圣的陪伴来展示了山峦起伏的雄浑景象。山中千丈的松树密布,绿萝交织,形成了一幅翠绿的屏幕。整个山谷宛如宏大的琴弦,河水潺潺流淌,发出美妙的音乐。青鸟在白云间飞翔,宛如王母派来的使者,野人披草葛,生活朴素而自由。夕阳下山谷的岩石幽暗,清风吹拂而来,带有花香的味道,落花飘摇在其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艺术化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山水丽景的夏日景象,展示了山水与自然之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形容词和活动的动词,使得整个景色动态而生动。六龙、七圣、王母、野人等形象的描绘,凸显了山水的神秘和古朴,给读者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感受。诗的最后,夕阳下的幽暗岩石和落花香气的描写,使整个景色更加诗意盎然,引发人们联想和遐思。

整体上,这首诗以浑厚的意境和优美的词藻,将石淙山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感和愉悦。并且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田园生活和自由心境的向往。

诗词推荐

深爱贾公吉善。水云游历玄便。他日处无为,得得虎龙交战。交战。交战。丹结永除千变。

地载万物,民资迺功。报本称祀,太稷攸同。礼乐既备,讫埋愈恭。神其降嘏,时和风丰。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满天飞絮罥游丝,釦砌苔钱晦履綦。北渚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几夕空机愁促织,银河休问报章迟。

议政西清贵,辞荣北第开。鲁冈天与寿,荀里世多才。象告中台坼,峰惊半岳摧。秋风嵩少路,箫鼓有余哀。

舞红一架欲生衣。残英辞旧枝。雨声自唱惜春词。行人应未知。新火后,薄罗时。君归何太迟。镜中失却少年姿。年随花共飞。

问禅去灵隐,听讲去天竺。还有无求人,来寻灵鹫宿。

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贫家烟爨稀,灶底阴虫语。门小愧车马,廪空惭雀鼠。尽室未寒衣,机声羡邻女。

落落穷居无与徒,几思短李及辛迂。别时尚欲题书寄,近处何须折简呼。笔下烟云宁取异,胸中丘壑本来殊。年侵病剧浑忘却,今日因君整旧模。

莲花峰下发源深,胸次渟涵几古今。事苟及民须著手,文非为道不关心。扶持世界归儒效,转斡天机自笔箴。主静工夫人不识,火阳五月正根阴。

礼行方泽,文物德举。惟皇地祗,昭格来下。奠痤玉帛,纯诚内著。神保是享,陟降斯祐。

一水相望越与杭,渡头人物见微茫。翩翩商楫来谿口,隐隐耕犁入富阳。市肆凋疏随浦尽,山峰重叠傍江长。民瞻熊轼咸相谓,太守经行此未尝。

体为常轻定复飘,间梅遮杏得春饶。别离处处添愁色,风雨年年换旧条。拂瓦半枯陶令宅,沿溪不断灞陵桥。凄凉又见千门绿,野老当时恨未销。

建溪珪璧能圆方,万钱一啜人轻偿。奔胜千里羞贡篚,天应不数金钱纲。侯家钱如大国楚,陵肉渑浆推大户。早知烦滞厌膏粱,贵此新香两三数。一朝百室困干戈,在十于今或去五。老工既死无黄刑,仿佛儿孙追故步。谁令远寄山泽仙,来洗沈疴太华巅。攻顽治癣恨无术,且共山头玉井莲。

恻恻复恻恻,桑黄秋露白。持糜不能飡,持麻不能织。冬歌夜来风似箭,晨起雪盈床。侯门教歌舞,剪彩斗红妆。

赵子趋吴幕,予偕咏舞雩。迄今推毂力,不堕拾尘诬。鬓脚今全白,车轮欲半朱。何阶答知己,冰蘗耐穷涂。

谁似花翁,长年湖海,蹇驴弊裘。想红尘醉帽,青楼歌扇,挥金谈笑,惜玉风流。吴下阿蒙,江南老贺,肯为良田二顷谋。人间世,算到头一梦,蝼蚁王侯。悠悠。吾道何求。况白首相逢说旧游。记疏风淡月,寒灯古寺,平章诗境,分付糟丘。聚散抟沙,炎凉转烛,归去来兮万事休。无可有

淮王高宴动江都,曾忆狂生亦坐隅。九里楼台牵翡翠,两行鸳鹭踏真珠。歌听丽句秦云咽,诗转新题蜀锦铺。惆怅晋阳星拆后,世间兵革地荒芜。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