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慧长老写师像求赞

发之白兮苍山雪寒,眼之冷兮远水秋还。
机自转兮夜斗有柄,气自清兮星河无澜。
谷应声而亡像,珠受色而不瘢。
瀛海潮落兮平且净,天宇云收兮虚更宽。
万化起灭兮,默见其端。

作品评述

《南明慧长老写师像求赞》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凭借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南明慧长老写师像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发之白兮苍山雪寒,
眼之冷兮远水秋还。
机自转兮夜斗有柄,
气自清兮星河无澜。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来描绘写师像的特点。"发之白"指的是写师像的头发洁白如雪,"苍山雪寒"形容了苍山的雪寒,展现出写师像的高洁和纯净。"眼之冷"描述了写师像的目光冷静而深远,"远水秋还"则意味着远处的水面在秋天回归平静。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将写师像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现出它的超然和高尚。

"机自转"指的是写师像中的机关自动转动,"夜斗有柄"表示夜空中北斗星的柄,这里象征着写师像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气自清"表明写师像散发出的气息清澈纯净,"星河无澜"则暗示星空宁静无波澜。这些描绘表达了写师像内在的神秘和超凡的气质。

"谷应声而亡像,珠受色而不瘢"这两句表达了写师像的非凡之处。"谷应声而亡像"意味着当山谷中的声音传入写师像的耳朵,它会因为顿悟而消失不见,显示出写师像的超越尘俗和超世物质的境界。"珠受色而不瘢"则暗示写师像如珍珠一般,虽然接触世俗的尘埃,但仍然保持着纯洁和完整。

"瀛海潮落兮平且净,天宇云收兮虚更宽"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写师像的博大和包容。"瀛海潮落"形容瀛海的潮水退却,平静而清澈,"天宇云收"则表示天空中云彩散去,空旷而广阔。这些描绘展示了写师像内心的宁静和广阔,以及其对世界的包容和无私。

"万化起灭兮,默见其端"这句表达了写师像对万物变化的洞察力和深刻理解。它默默地观察着一切事物的起伏变化,洞悉宇宙的本质和真相。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对南明慧长老写师像的赞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写师像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其高尚、超然和博大的境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机关、气息和珍珠等象征的运用,展现了写师像的智慧、静谧和纯洁。整首诗融合了自然、宇宙和人类的元素,以及对万物变化和真相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道义智慧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巧妙地将写师像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展现了其超然、高尚的品质。通过表达对写师像的赞美,诗人也传达了对智慧和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宇宙万物的敬畏和洞察。这种融合了自然、人文和哲学思考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诗意,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黄姑织女万古心,脉脉欲渡银河深。有齐委女起拜月,绿发一缕蒙金针。眼明志针如志鹄,针发相投如破镞。回身拍手笑乃翁,字大行疏烧矮烛。

机泉擣秔炊明玑,竹根烧笋然竹枝。锦绷稚子犊献角,玉版阿师囊颖锥。同槃若觉风味好,对客不知寒涕垂。古来山林例穷饿,藜苋诳腹蕨充饥。我今一饱万想灭,老马释羁牛脱縻。南山苍苍入箕踞,凉月冏冏生谈犀。公无说与市朝予,啄腐吞腥渠得知。

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了义人。已取贝多翻半字,还将阳焰谕三身。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本真。更喜开缄销热恼,西方社里旧相亲。

黄绶归休日,仙郎复奏馀。晏居当夏晚,寓直会晴初。露散星文发,云披水镜虚。高才推独唱,嘉会喜连茹。月色摇春闼,香烟霭暝庐。千门传夜警,万象照阶除。少孺嘉能赋,文强阅赐书。兼曹谋未展,入幕志方摅。为奉灵台帛,恭先待漏车。贞标不可仰,空此乐樵渔。

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深注寒泉收第一,亦防枵腹爆乾雷。

陶潜磊落性情温,冥报因他一饭恩。颇觉少陵诗吻薄,但言朝叩富儿门。

木老江空雁阵秋,阑干倚尽思悠悠。舞衫歌扇落春梦,山雨浦云牵暮愁。半壁夕阳千古在,几朝王气一时休。献陵无树供寒雀,信是劳生枉白头。

落帆牛渚前,便为牛渚宿。波摇残照中,采翠浮岩谷。岩谷足幽篁,石上罗寒玉。裁作娲氏笙,堪吹凰凤曲。楚客夕无眠,独将清籁续。更看江月来,还想燃犀烛。

柳暗春风远,花飞香梦残。夜深明月度,寂寞玉雕兰。

兹楼今是望乡台,乡信全稀晓雁哀。山翠万重当槛出,水华千里抱城来。东岩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残客未回。欲吊灵均能赋否,秋风还有木兰开。

被荐方趋召,还乡仍彩衣。看山向家近,上路逐鸿飞。结绶同为客,登高独送归。都门足行者,莫讶柳条稀。

千年谁复继夷齐,凛凛霜筠此斗奇。要识苍龙联蜺意,拟容丹凤宿凰枝。扶持有伴雪应怕,裁剪无人风自吹。莫遣骚人说连理,君看高节孰如雌。

穷冬未见六花飘,春意微微动柳梢。千丈龙形蟠暮岭,一条虹影落溪桥。阊门飞跨何清泚,茂苑繁雄未寂寥。切幸早归频出郭,西山隐客不须招。

春江无云潮水平,蒲心出水凫雏鸣。长干夫婿爱远行,自染春衣缝已成。妾身生长金陵侧,去年随夫住江北。春来未到父母家,舟小风多渡不得。欲辞舅姑先问人,私向江头祭水神。

南村北村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稻陂正满绿针密,麦陇无际黄云平。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涕泣伐桑柘;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赛春社。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续放身丁钱。

池开新白遍天涯,未许东风擅一家。苍桂丛中苍桂树,碧莲峰里碧莲花。波光分破湖子顷,瀑影斜飞水一洼。待著阑干横残绿,浮萍开处见鱼虾。

清江倒浸云峰巧。采菱渡口轻舟小。水面晚风香。蒹葭摇暖凉。潇湘人渐老。玉佩惊秋早。鸥鸟惯忘机。背人何处飞。

求士近取材,论人远稽古。郑公得杜陵,晋公有韩愈。上思利社稷,下不愧宾主。斯言宜服膺,余子未足数。

村落事妖神,林木大如村。事来三十载,巫觋传子孙。村中四时祭,杀尽鸡与豚。主人不堪命,积燎曾欲燔。旋风天地转,急雨江河翻。采薪持斧者,弃斧纵横奔。山深多掩映,仅免鲸鲵吞。主人集邻里,各各持酒樽。庙中再三拜,愿得禾稼存。去年大巫死,小觋又妖言。邑中神明宰,有意

小蕊受春风。日日宫花花树中。恰向柳绵撩乱处,相逢。笑靥旁边心字浓。归路草茸茸。家在秦楼更近东。醒去醉来无限事,谁同。说著西池满面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