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
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作品评述

《芭蕉》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静谧的绿荫中漫步,倾听雨声躺卧的情景。另外还有一首感秋的诗,窗前的书页已经破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静遶绿阴行,闻听雨声卧。
还有感秋诗,窗前书叶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诗人在绿荫中漫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他倾听着雨声,躺卧在那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与自然的亲近和沉浸,使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独特韵味。

另外,诗中提到了一首感秋的诗,窗前的书页已经破损。这句话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书页的破损可以被视为岁月的痕迹,而感秋的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深远的意义。

诗词推荐

近日延平创小斋,四方佳友为朋来。虽为书上究馀味,更要心中绝点埃。健德千年期不已,高标万变讵能推。直须义利途中办,宁使饥肠屡隐雷。

伟邛崃之美竹,初发迹於(左牛右羊)(左牛右可)。有山而不险,有水而无波。金声而玉节,故贯四时而不改其柯。郭子遗我,扶余涧阿。坐则倚胡床棐几,行则随青笠绿蓑。吾衰也久矣,视尔畏友。予琢予磨,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则涪皤不负筇竹。危而不扶,颠而不持,惟筇竹之负涪皤。

人天幸指迷,初机但受持。庵园无滴漏,天晓始方知。

汉柱题名墨未乾,南州坐布政条宽。岭云路隔梅欹驿,使驿秋归柳拂鞍。建礼侵晨趋冉冉,明光赐对佩珊珊。颍川此召行闻拜,冠頍凝尘俟一弹。

矛本草茅士,世无钟鼎荣。在昔未胜冠,先畴弓冶倾。茹荼滨十死,属纩存微生。分遂甯牛饭,谁希庄雁鸣。龙具泣妻子,练裙悲弟兄。慈诲断轲织,遗书开晏楹。感激侏儒饱,呻吟裘氏声。下武纂丕构,协风翔四瀛。纷驰贲丘帛,高竖当衢旌。鸾翮不暇戢,骥材方自呈。车徒首燕路,冠盖

不肯呈身觅举,那能随俗为官。梅花寒_书窗月,一味漂阳酸。梅里无边春事,书中千古遐观。邻翁不识清闲乐,惊见满堂欢。

爆竹声飞,屠苏香钿,华堂歌舞催春。百年消息,经半已凌人。念我功名冷落,又重是、一岁还新。惊心事,安仁华鬓,年少已逡巡。明知生似寄,何须苦苦,役慕蹄轮。最难忘、通经好学沈沦。况是读书万卷,辜负他、此志难伸。从今去,灯窗勉进,云路岂无因。

鸾啼似作留春语。花飞斗学回风舞。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烟光还自老。绿镜人空好。香在去年衣。鱼笺音信稀。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乔木色苍苍。山顶难留落日光。灯影碧流深几许,浮觞。来醉张家第四场。世事莫论量。相对尊前两鬓霜。富贵几时当适意,杯长。问甚春星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芙蓉苑。记试酒清狂,亸鞭游遍。翠红照眼。凝芳露、洗出青霞一片。垂杨两岸。窥镜底、新妆深浅。应料似、锦帐行春,三千粉春矜艳。避逅紧马堤边,念玉笋轻攀,笑箸同欢。岁华暗换。西风路、几许愁肠凄断。仙城梦黯。还又是、六桥秋晚。凝望处,烟淡云寒,人归雁远。

绝知家具少於车,伴我奔驰几箧书。赖是官清饶暇日,忍教书册与人疏。

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堂堂太祖。渊弘其量。仁格宇宙。义风遐畅。启土万里。志在翼亮。三分有二。周文是尚。于穆武王。奕世载聪。钦明冲默。文思允恭。武则不猛。化则时雍。庭有仪凤。郊有游龙。启路千里。万国率从。荡清吴会。六合乃同。百姓仰德。良史书功。超越三代。唐虞比踪。

一未量移一转勋,貂冠羊胃总非真。韶光只有两三日,浮世稀逢七十人。掅杏劝君重酌酒,牡丹邀我且寻春。请看富贵赵中令,已作北邙山下尘。

青眼难逢阮步兵,白须新识老弥明。清谈畧洗尘埃书,妙句仍看欬唾成。休说有身真是患,但知得酒不须名。焦桐更倩挥毫手,要听秋崖夜鹤鸣。

出门皆有托,君去独何亲。阙下新交少,天涯旧业贫。烟寒岳树暝,雪后岭梅春。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郄诜。

盗诗补诗还祭诗,子梅诗史何恢奇。鄙人劝君割荣者,努力删诗壮盛时。

闻说海棠开尽了。怎生得、夜来一笑。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小园闭门春悄悄。禁不得、瘦腰如袅。豆蔻浓时,酴醿香处,试把菱花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