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入深山,住兰若,离色离声无昼夜。
撞钟击鼓不知鸣,地转天回全不怕。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入深山,住兰若,
离色离声无昼夜。
撞钟击鼓不知鸣,
地转天回全不怕。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深山修行的场景。诗人进入深山,居住在兰若(佛教修行的地方),超越了尘世的纷扰,与世隔绝。他在修行中抛离了世俗的色彩和喧嚣的声音,对白天和黑夜已无所谓的概念。撞击的钟声和击打的鼓声仿佛并未发出,因为他已经达到了超脱的境地。地球自转,天空转动,他却毫不畏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修行中的超脱和自在。通过选择住在深山兰若,诗人将自己与尘世隔绝,追求心灵的宁静。他脱离了尘嚣和物质的诱惑,摒弃了对外界色彩和声音的感知。对于钟声和鼓声,他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不再受其影响。他的修行让他的心灵与宇宙相融合,不畏惧地球的自转和天空的转动。

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超然的境界,突出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越与解脱。通过深山修行的场景,表达了对于修行者来说,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比外界的喧嚣更为重要。诗词中的意象和对时间的感知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体现了佛教修行追求解脱的精神。整首诗词简洁而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了超脱尘世的修行境界。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纷披佩玉,仆委苔痕。檐花写恨,难拈楚魂。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野田流水溅溅白。

新缝纸被烘来暖,一觉安眠到五更。闻得上方钟鼓动,又添一日在浮生。

天门金牓出槐宸,四海同年骨囱亲。走马看花才几日,晓星残月半无人。谈间平叔元如玉,句里司勋别有春。欲把清新比梅雪,却愁梅雪未清新。

寒陌阴风万古悲,儒冠相枕死秦时。庙前亦有商山路,不学老翁歌紫芝。

人生一笑良难,问此是同是别。青山相对无言,溪声出广长舌。

玉磬蒲团出定音,谒酬与世费浮沉。径松参汉周官肃,坞竹藏云商易深。莫色溪山皆有道,春风花草本无心。年来年去头成白,斗酒楼前明月斟。

十日花期九日斋,相园红锦烂成堆,不将小雨轻阴驻,刚把和风暖日催。诗笔都随许昌去,春光不待牧之来。要知荣悴适然耳,明日荼醾开。

终日寻春入醉乡,不知何处见春光。风条舞绿水杨柳,雨点飞红山海棠。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自下观上,无限富贵。自上观下,无限贱贫。自心观物,何物能一。自物观心,何心不均。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翠蕤低映郁金裳,昨夜千门万户凉。蟾小未禁仙掌露,犀寒先透玉墀霜。唤回临水登山意,恼乱薰天扑地香。岁岁为花愁不彻,雅歌欲和底成章。

大厦初成日,嘉宾集杏梁。衔书表周瑞,入幕应王祥。暮宿江城里,朝游涟水傍。愿齐鸿鹄至,希逐凤凰翔。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湖山满目旧游空,风景荒凉客路穷。雨意忽生桐叶外,秋光都在木樨中。乾坤混混多游骑,江汉寥寥有断鸿。自古隐人多嗜酒,却怜无酒醉新丰。

八仙名姓当时少。污尊牛饮同倾倒。惟有我公荣。旁人笑独醒。多年村落走。泥饮无升斗。入了玉门关。人生一醉难。

挺挺风规轶辈流,肯因官誉揜清修。南宫妙画多时见,北固新篇去岁收。每念小人同话此,曾知閒客到门不。平生自笑迂疎甚,趋造才频更觉愁。

傍溪种篁竹,十年望成林。不图列货殖,愿布九夏阴。变化期为至,枝叶渐萧森。忽值桑田移,根苗竟沈沈。炙筠无事书,断节少赏音。东里已寂寞,空持岁寒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