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信院

来自青松翠竹关,秋风吹帽醉醒间。
纷纷遮眼尘如海,拈起毫端又说山。

作品评述

《净信院》是宋代陈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净信院

来自青松翠竹关,
秋风吹帽醉醒间。
纷纷遮眼尘如海,
拈起毫端又说山。

译文:
从青松和翠竹的关口来,
秋风吹散醉意醒过来。
漫天飞扬的尘土像海一样密集,
拿起毛笔再次谈论起山川。

诗意:
《净信院》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青松、翠竹和秋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思考。诗中的净信院是一个僧院的名字,它位于一片青松和翠竹的景色之间。诗人在这里饱览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秋风吹过帽子的凉爽,从而清醒过来。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他看到了纷纷扬扬的尘土,仿佛是一片汹涌的大海,而他也因此激发了对山川的思考和抒发。

赏析:
《净信院》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青松、翠竹和秋风被运用得恰到好处,形成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秋风吹散醉意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醒悟和清醒的状态。而纷纷遮眼的尘土则给人一种浩渺、广阔的感觉,同时也引发诗人对山川的思考和诗意的抒发。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感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山水之间,思考人生、反思自我的意蕴。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诗词推荐

挨定青骢不肯骑,征衫褪领又重提。柳风吹不断行色,更倩柔条绊马蹄。

粉儿乳子等蓬麻,书种精神见始哑。自分閒居培玉树,无心劳役谶金沙。如龙当有腾高日,何恙能侵积庆家。乳哺薄乖随勿药,番成点浪□涂鸦。

水光山色尽兜收,老子穿林兴尚悠。眼底有诗皆锦野,心头无事即瀛洲。鷃鸠岂较物和我,蟪蛄何知春与秋。所谓人生行乐耳,如斯逝者可追不。

龙亦恋故居,百年尚来去。至今雨雹夜,殿闇风缠雾。而我弃乡国,大江忘北渡。便欲此山前,筑室安迟暮。又恐太幽独,岁晚霜入屦。同游得李生,仄足随蹇步。孔明不自爱,临老起三顾。吾归便却扫,谁踏门前路。

精诚之至。崩城陨霜。韩凡丹青。化为鸳鸯。止必交颈。飞必双翔。愿言与汝。携手同行。情若比目。离如参商。遗梦想象。仿佛晖光。中心郁滞。伊怀永伤。

相别三年久,相逢一笑时。眼边无俗物,袖里有清诗。山路梅花早,湖天雪意迟。不眠成夜话,寒月在疏枝。

画鼓雷奔天不雨,彩旗云耸地生风。

褒斜行客过,栈道响危空。路湿云初上,山明日正中。水程通海货,地利杂吴风。一别金门远,何人复荐雄。

千金治产似孙吴,珠箔银觥只自如。问我长风当夕起,数他极浦落帆初。自知汗简今千轴,更说生犀有几株。赤壁当年遇黄盖,周郎何惜借吹嘘。

却扫尽阴永,意行溪上汀。鬓华年减黑,草晕日添青。鱼舞新磨镜,鸥飞小画屏,梨花寒食近,谁与管飘零。

琴书澹泊古羲轩,花木幽閒汉绮园。碧落青嵩无用买,湖光一曲道真浑。

高为天一柱,秀作海三峰。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麻纸敷腴色胜银,冷金凝滑倍精神。自余族类犹多有,王谢名字总绝人。

频年虽并住,今日偶能来。水槛因莲设,风窗为客开。诗凡惭鲍谢,社近忆宗雷。莫问通衢隔,轻舟自往回。

徒然万里行,所得惟一庄。庄中果何有,荞赤靡菽黄。丰岁谁可口,凶年或充肠。旦旦勤栉耨,谨勿令庄荒。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

落月衔山口,浓霜倒菊丛。青毡压衾暖,软火满炉红。起晚书亏课,愁多酒策功。杜陵如昔否,谁与问征鸿?

下马清林下,翛然忘俗情。山禽不辨种,溪草尽无名。露笋披斑箬,风葩抗紫茎。徘徊漱岩溜,未忍濯尘缨。

流连儿女意,香满曝衣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