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杮岭写望三章(其三)》
拼音和注音
shān tóu zǒu yún rú luàn péng , wǒ huī zhǎng zhǔ dāng qí z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头:1.山的顶部;山峰。2.设立山寨的山头,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拉~。3.墙壁。4.墓地、坟地。以坟冢常在山上而得名。5.旧时对景颇族的称谓。
其中:(代)那里面:全校学生近2500名,~男生占60%。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四山白昼闻鞞钟,山将跨日天难空。
日轮走遁万厓底,光明去照冰蠵宫。
山头走云如乱蓬,我挥长麈当其中。
麈边拂落十万鸟,顾我衣带恬无风。
下上一气青濛濛,浩歌难发千灵矇。
径思赤手鞭烛龙,峰峦散作金芙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