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寄一首

凛然高节照时人,不信微官解浼君。
蒋济谓能来阮籍,薛宣直欲吏朱云。
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
乞取千篇看俊逸,不将轻比鲍参军

作品评述

《重寄一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凛然高节照时人,
不信微官解浼君。
蒋济谓能来阮籍,
薛宣直欲吏朱云。
好诗冲口谁能择,
俗子疑人未遣闻。
乞取千篇看俊逸,
不将轻比鲍参军。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于文学才华的追求和对时代境遇的思考。他在诗中提到了凛然高节,指的是追求高尚品德和道德行为的人。苏轼认为这样的人应该受到时人的赏识,而不是被轻视。他举了一些历史上的例子,如蒋济赞美阮籍的才华,薛宣想要任命朱云为官,暗示了才能应该被重视。

接下来,苏轼提到了好诗如何能够冲破世俗的限制,但世俗之人却对才能持怀疑态度,还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真谛。他希望能够看到许多优秀的诗篇,以欣赏其中的卓越之处,而不是轻易地将其与鲍参军相比较。

赏析:
《重寄一首》展示了苏轼对于文学才华和人才的推崇。他认为真正有才华的人应该受到重视,而不应该因为微小的官职而被忽视。诗中的例子显示了历史上一些被赞美的人才,暗示了苏轼对于自己才华的期待。

苏轼还表达了对于世俗眼光的批判。他认为好诗应该超越世俗的限制,但世俗之人却无法理解其中的价值。他希望能够阅读更多的优秀诗篇,以欣赏其中的卓越之处,而不是轻易将其与其他人相比较。

这首诗词充满了苏轼对于文学才华和个人价值的思考,展示了他对于才能的追求和对于世俗眼光的不屑。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抒发了苏轼对于真正有才华的人应该受到重视和赏识的观点,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于优秀作品的欣赏。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大庾岭头江南北,生平走遍梅花国。天下梅花诗最难,和靖居士占第一。七十四翁诗万篇,一句梅花吟不得。譬如江夏黄鹤楼,既有崔颢无李白。何人幻出一横枝,毛颍陈玄涂侧百。不丹不青逞妙手,月窗瘦影吾能移。真梅难赋赋写梅,虚叟大叫尤难之。前身相马九方句,焉能压倒简斋诗。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刘翰潘柽社友称,何侯直要续心灯。阴山有雪双雕下,碧落无云一鹤新。觜距专场渠克畏,鼓旗傍噪我安能。男儿何必毛锥子,麟阁云台有分登。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惆怅年华暗换。点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刘侯驱车东,幕府宾客稀。凭几独萧然,真与万事违。巢燕无世情,闲堂时一归。东风忽怒号,辄来撼窗扉。搅我静中趣,聒聒无停威。尘沙亦侵人,犹喜势力微。日暮风稍息,出户聊振衣。行吟视庭木,枝空但花飞。幽思感晚春,浩歌送斜晖。翟公大书门,怨激恐已非。俗物喜去眼,杜子

所学从谁得最完,豫间新出已难攀。不摇声利心能定,欲正哇淫手自删。颍水珠玑来席上,鄢城桃李在人间。高斋挂榻骊歌后,坐守尘编少往不。

黑风衮衮六花轻,天列阴岩势欲倾。到此只知肤粟冷,夜深谁听瀑泉声。

二月春犹浅。去年樱桃开遍。今年春色怪迟迟,红梅常早,未露胭脂脸。东君故遣春来缓。似会人深愿。蟠桃新镂,双盏相期,似此春长远。

竹外茅斋橡下亭,半池莲叶半池菱。匡床曲几坐终日,万叠青山一老僧。

雪发随梳落,霜毛绕鬓垂。加添老气味,改变旧容仪。不肯长如漆,无过总作丝。最憎明镜里,黑白半头时。

北面高呼拜冕旒,星垂华渚彩虹浮。春风满泛蒲萄酒,喜溢讴声遍九州。

文章久矣乏正气,作者付谁传位置。天庠晚乃得朱君,钟吕一鸣康瓠弃。君看今岁大廷魁,一种风骨何尪羸。吾曹此名未立耳,立则万口须衔枚。君今乘槎问星汉,名已籍仙政何患。蚕蚕工夫何足筹。龙墀勋业须早辦。作诗赠君当马鞭,梅花送春入冷边。与君同吉我无缘,天其或者须同年。

久住西湖梦亦佳,鹭朋鸥侣自烟沙。江行枫叶几何里,春至梅梢次第花。尽有好山容对榻,却因吾子转思家。青灯书册夜深雨,莫为乘鸾学画鸦。

贤愚善恶未尝休,是个众生信佛求。真实持经堪郑重,非心不定谩劳修。

洪濛一判天地晓,万古兹山青未了。朔南声教本一源,大地图舆古无考。玄冥此来事游戏,剪水作花南到地。腊前不识丰年瑞,翻令粤犬云间吠。

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

疫疠潜攘却,埃氛一洗苏。相看即阳复,何必待傩驱。未暇议薪水,且同歌袴襦。有年如再得,卒岁可无虞。

宣树始观兵,桓桓称鼓行。一戎期大定,载纉主徂征。善政从师律,神功冀武成。勗哉勤誓众,王业自经营。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