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晚望题书斋

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
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
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
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

作品评述

《江亭晚望题书斋》是唐代陈季卿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立在江亭望眼愁,
十年前事真漫长。
乡村景物都已变,
家乡风景在流水中逝去一半。
江上不再见那些享受钓鱼的老人,
江边难得再见熟悉的沙鸥。
虽然年纪还不算老,
但我吟唱面对远山时,可知世事均无常。

诗意:诗词以江亭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乡变迁的感慨。作者立于江亭之上眺望,心中充满忧愁之情。十年过去,曾经熟悉的田园景物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如浮云一般随流水而逝。江上不再有曾经一同垂钓的老人,江边也难得再见到熟悉的沙鸥。尽管作者年纪尚轻,但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心中的忧愁如同白发一样,早已堆积成白头之冠。

赏析:这首诗词以江亭为背景,通过描绘变迁的乡村景物和失去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诗人以立在江亭望向远山的视角,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感慨融入到景物之中。诗词的写景部分表达了一个家乡的变迁,用田园景物的变化象征时光荏苒,以及人生的无常。诗词的抒怀部分,则通过表达作者无法重逢已逝的亲友与无法找回逝去时光的感叹,表现出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词以淡淡的忧愁和内向的抒情展现出了作者对光阴易逝和岁月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陈季卿家住江南,离开家里已经十年了,去考进士,立志考不中不回家。 因为一直没考中,就滞留在京城,靠卖字维持衣食。

陈季卿的人物轶事

  他经常到青龙寺去拜访和尚,有一次,因为和尚外出,他就等着和尚回来。有个终南山的老头,也等候和尚回来。坐了很久了,那个老头对陈季卿说:“太阳已经偏西了,你大概饿了吧?”陈季卿说:“真的有些饿了,可是和尚又不在,怎么办呢?”老头就从肘后解下一个小口袋,拿出一寸见方的一块药,只煎了一杯,把它给了陈季卿,说:“用它大约可以解除饥饿了。”陈季卿喝完以后,觉得肚里饱饱的,心情也舒畅了,饥寒的痛苦全消失了。暖阁东边墙上有一幅《寰瀛图》,季卿就去寻找江南之路,不觉长叹说:“能够从渭水泛舟到黄河,到洛阳一游,到淮河游泳,渡过长江,回到家里,也就不为没有成就功名而还家感到后悔了。”老头笑着说:“这不难办到。”就命僧童到阶前去折一片竹叶,做成叶舟,把它放到图中渭水之上,说:“您只要把目光集中在这只小船上,就能使你刚才所说的话如愿了;不过到了家里,千万不要久留。”陈季卿盯着那叶小舟注视了很久,渐渐觉得渭水起了波浪,一片竹叶也渐渐变大,像席子似的船帆已经张开,恍恍惚惚好像登上了船。

陈季卿的个人传说

  开始从渭水到了黄河,把船系在禅窟寺庙下,在南边柱子上题诗,写的是:“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此时辍棹悲且吟,独向莲花一峰立。”第二天,到潼关停留,上了岸,在关门东普通院门题句,写的是:“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从陕西向东行,凡所经历之外,完全像他以前希望的那样。十几天到了家,他的妻子兄弟在门前拜迎。晚上又写了《江亭晚望》诗,题写在书斋,那首诗是:“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这天晚上对他的妻子说:“我试期临近,不能久留,应该登舟而去了。”于是又吟诗一章赠别他的妻子,这首诗写的是:“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离歌栖凤管,别鹤怨瑶琴。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陈季卿的个人典故

  将要登舟时,又留下一首诗赠别众兄弟,诗中写道:“谋身非不早,其奈命来迟。旧友皆霄汉,此身犹路歧。北风微雪后,晚景有云时。惆怅清江上,区区趁试期。”一更以后,陈季卿又登上了竹叶舟,在长江之上泛舟消失了。他的兄弟妻子等人在江边痛哭,认为他成鬼物了。他凭借一叶小舟飘飘荡荡,循着旧路又回到渭水之滨。上岸以后,他租了一匹马,又来游青龙寺,清清楚楚地看到终南山那个老头依然围着粗麻衣坐着。陈季卿就向老头道谢说:“我回是回去了。莫非是梦吗?”老头笑着说:“六十天后你自己就知道了。”这时天色将晚,和尚还没有回来,老头就走了,陈季卿也回到了旅馆。两个月后,陈季卿的妻子带着金银和布帛从江南到来,说是季卿已经厌世了,特意来寻访他。他的妻子说:“某月某日回家,那天晚上在西斋作了诗,同时还有两首留别诗。”陈季卿这才知道他回家不是梦。第二年春天,陈季卿落榜向东回家去,到禅窟和潼关东门寺庙,看到自己所题写的两首诗笔墨还是新的。后来陈季卿考中,功成名就,便不再吃一粒粮食,入终南山而去。

诗词推荐

寻仙向玉清,独倚雪初晴。木落寒郊迥,烟开叠嶂明。片云盘鹤影,孤磬杂松声。且共探玄理,归途月未生。

典故

白云无心间泫水,清风何意自开花。

典故

醉归萧史宅,快阁倚西东。山敛过云雨,江无起浪风。月行银汉上,人在玉壶中。天眼照尘世,应怜鹤发翁。

典故

暑涂挈挈问持装,过眼苹风倏转商。岂为南鱼来丙穴,且先北雁过衡阳。童乌已矣肠空断,老马疲哉汗欲僵。身大块中犹大瘧,铁心禁得几炎凉。

典故

锡宴朝野洽,追欢尧舜情。秋堂丝管动,水榭烟霞生。黄花媚新霁,碧树含馀清。同和六律应,交泰万宇平。春藻下中天,湛恩阐文明。小臣谅何以,亦此摽华缨。

典故

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乍去乍来时近远,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前声后声不相及,秦女学筝指犹涩。须臾风暖朝日暾,流音变作百鸟喧。谁家懒妇惊残梦,何处愁人忆故园。伯劳飞过声跼促,戴胜下时桑田绿。

典故

开眼万象生,阖眼万象灭。生灭本无体,人心妄分别。我初病眸子,散漫空花发。视物都矇矇,浮云翳秋月。谒告旋掩关,十日人事绝。密室宴坐馀,神光潜洞达。俄於冥冥中,瞭然得朗彻。以兹悟色性,六根成解脱。缅思浊世人,逐见互攘夺。外为物所障,两眼暗添屑。岂知有良医,利重

典故

精一心传后,功隆道固存。徐乘仙驭去,往债玉皇尊。典诰无遗意,臣民有断魂。嵩灵弓剑望,愁雾惨中原。

典故

千里垂精帝道尊,神祠近正国西门。风摇广殿松杉老,雨入修廊羽卫昏。日落狐狸号草莽,年丰父老荐鸡豚。旧游零落今谁在,尘壁苍茫字半存。

典故

掩户闲欹枕。

典故

山水可吾情,对酒不必醉。及其不以酒,何由得翁意。

典故

默默而游,如如而说。鱼行澗底秋,鹤梦松头月。大智而愚兮,大巧而拙。

典故

一刀残月淡觚棱,遥望林梢晓色升。寂寞小帘风露冷,玉盆脂水已生冰。

典故

我无尺地可耕锄,君有高田占具区。若论生涯犹厚薄,独於宦意等分铢。壮年未建鸿毛利,寸禄聊甘稚齿孥。不学庸庸自持者,高冠空食上农夫。

典故

朝苑优游数十春,文章敌手更无人。对敭旒冕如僚友,下直门阑似隐沦。倚槛白雪供醉望,搘筇黄叶落吟身。年来得意知难绝,大半门生作侍臣。

典故

天高江阔快飞篷,云去山移过眼中。江上鼓鼙惊不断,连朝送我岳阳风。

典故

妙龄璧水兴何穷,投笔幡然定远功。宝伏初依金碧辂,铁鞭閒静海连风。萱堂归去椒觞近,珠佩收来汉月空。明日紫骝嘶晓雪,故人端在乱山中。

典故

六一先生薄吉州,归田去作颖昌游。我公不向螺江住,羞杀青原白鹭洲。

典故

吾道本来平,人多不肯行。得心无后味,失脚有深坑。若未通天地,焉能为死生。向其间一事,须是自诚明。

典故

灯笼白葛扇栽纨,身似山僧不似官。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典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