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滕王阁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好山长在水长流。

作品评述

《重登滕王阁》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滕王阁上唱起伊州之歌,
二十年前我曾到此游。
真真假假,君莫问,
美丽的山峦依旧,流水依然不断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登上滕王阁,回忆起二十年前的游历之情景。诗人在阁上唱起了伊州之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以“半是半非君莫问”表达了事实与虚构的交织,意味着过去的经历已经模糊,真假难辨,无需过多追问。最后两句“好山长在水长流”,表达了岁月更迭,山峦依然美好,流水依然不停,时光流转无情,但自然景观依旧壮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回忆过去的游历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恒久不变的赞美。诗人以滕王阁为起点,回忆起二十年前的游历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他用“半是半非君莫问”来形容过去的事情已经模糊,真假难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飘渺。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观的永恒不变来对比人事的变迁,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词简洁明快,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之情和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意。通过描绘滕王阁、伊州之歌、山水景观等元素,使诗词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情感和自然之美。这首诗词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思考人生沧桑和自然恒久不变的启示,展示了唐代诗人独特的表达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渤之兄。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月明独倚异乡楼,北望天涯几许愁。故国不归人意老,无情汴水自东流。

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淡烟残烛。醉入花间宿。白发相逢,犹唱当时曲。当时曲。断弦难续。且尽杯中醁。

封章上达已经旬,所乞原非为贱贫。七秩自知非久客,一心只欲作闲人。虽惭绿鬓朱颜改,却喜清泉白石亲。荣辱是非都不问,尊前且乐自由身。

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石路险盘岚霭滑,僧窗高倚泬寥明。凌空殿阁由天设,遍地杉松是自生。更有上方难上处,紫苔红藓绕峥嵘。

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柳外飞飞峡蝶儿,惠风心性彩云姿。终朝守定墙头舞,不得邻家一句诗。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

池苑清阴欲就,还傍送春时候。眼中人去难欢偶,谁共一杯芳酒。朱阑碧砌皆如旧,记携手。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

支川千百欲归东,不得江湖不会同。可但中流能击楫,也知高浪要乘风。

长安池馆郁峥嵘,此地偏多客子情。秋晚寒藤侵石瘦,夜深熟果落池惊。後生解识南山趣,先德元高戎夏声。感时暂来添白发,南山曾见汉公卿。

骄气年来痛自锄,似能略契度关书。神光出眦夜穿帐,胎发满头晨映梳。吾道元知非土苴,此身那可付丘墟?岷山幸有丹炉在,青壁何时共结庐?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一亩青苔半落英,蜂忙蝶懒互卿卿。燕泥干后儿初落,鱼尾轻时子遍成。闲拂午窗惊野马,梦游天竺听华鲸。舍南有柳纤纤在,不奈双蝉占取鸣。

一东一西垄头水,一聚一散天边霞。一来一去道上客,一颠一倒池中麻。

静,虚。热际,安居。 ——郑符龛灯敛,印香除。东林宾客,西涧图书。檐外垂青豆, ——段成式经中发白蕖。纵辩宗因衮衮,忘言理事如如。 ——段成式泉台定将入流否,邻笛足疑清梵馀。 ——段成式

俯仰怜身世,飘零玩岁时。道途多异说,客子有新诗。日落乾坤惨,风生草木悲。高楼空北望,清泪不胜垂。

斜日挂边树,萧萧独望间。阴云藏汉垒,飞火照胡山。陇首行人绝,河源夕鸟还。谁为立勋者,可惜宝刀闲。

弑姑杀子欲何为,伤败彝伦总不知。祸乱晋朝诚在己,灭亡父族咎归谁。

时清道合出尘埃,清苦为诗不仗媒。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势扶九万风初极,名到三山花正开。更有平人居蛰屋,还应为作一声雷。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