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密州五绝 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

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醉里自书醒自笑,如今二绝更逢君。

作品评述

《和孔密州五绝 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蜂腰鹤膝嘲希逸,
春蚓秋蛇病子云。
醉里自书醒自笑,
如今二绝更逢君。

诗意:
这首诗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他用蜂腰鹤膝来形容自己的身材矮小,嘲笑自己不能像仙人一样过上隐逸的生活。同时,他借春蚓和秋蛇来比喻自己在不同季节遭遇的困境和挫折。然而,他在醉酒时自嘲自娱,醒来后又自笑自嘲,表示自己仍然乐观坚韧。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与诗文有缘的心情,表示即使遭遇困境,他仍然能够创作出优秀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自嘲的口吻,展现了他对自身命运和创作的坦然态度。蜂腰鹤膝是形容身材矮小的词语,通过自嘲来表达对自己无法过上理想生活的无奈。春蚓和秋蛇则象征着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表达了苏轼对命运的感慨。然而,他并未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是在饮酒时自嘲自娱,在清醒时自笑自嘲,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的心态。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命运的坚韧,他坚信即使遭遇困境,自己仍然能够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复杂的心境,既有对命运的感慨和无奈,也有对生活的乐观和坚韧。它展示了苏轼作为一位文人的自我认知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文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这首诗词既有深刻的内涵,又富有隽永的艺术表达,是苏轼创作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三十作龙首,四十珥貂蝉。幡然携取名节,锦绣蜀山川。揽辔扶桑初晓,饮马咸池未旰,来日尽宽闲。兹事亦云足,所乐不存焉。女垂髫,儿分鼎,妇供鲜。尊章青鬓未改,和气玉生烟。造物犹嫌缺陷,要启公侯衮衮,又畀贾嘉贤。公更厚封植,自古有丰年。

封培剪剥夺天工,栏下长年见万红。投老暗知心力少,自开还落信春风。

长江天下险,涉者利名驱。二公访贫交,过之如坦途。风波岂不恶,忠信天所扶。相见乃大笑,命歌倒金壶。同年三百人,太半空名呼。没者草自绿,存者颜无朱。功名若在天,何必心区区。莫竞贵高路,休防谗嫉夫。孔子作旅人,孟轲号迂儒。吾辈不饮酒,笑杀高阳徒。

濯濯机中丝,粲粲绵绣段。自非同心人,千金孰肯换。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竹寺青灯永夜,江城黄叶高秋。当时文物尽交游。更为笛声怀旧。牢落一生羁思,风流万斛诗愁。强邀从事到青州。酒病绵绵越瘦。

龙沙近接古檀州,多少从军倚戍楼。寒夜不堪愁绝处,西山片月挂城头。

南风久别忽言还,又苦河流九曲湾。若要顺风兼顺水,柂头背指谢家山。

文武传芳百代基,几多贤哲守成规。仍闻吐握延儒素,犹恐民疵未尽知。

丹霞飘渺海三峰,归去琼台第几重。仙骥一声风驭远,月明清露滴金松。

世无邹孟氏,圣道危于丝。学者迷统绪,扰扰徒外驰。况有释老辈,窃窥如鬼魑。苦彼疑似说,陷我高明资。伟然周与程,振手而一麾。源流虽未远,淆浊亦已随。公如一阳复,寒烈已可知。斯文续以传,岁晚非公谁。伤哉后来者,此世亡此师。

鬓毛萧飒齿牙疏,九十侵寻八十余。屋小苦寒犹省火,窗明新霁倍添书。解梁已报偏师入,上谷方看大盗除。药笈箸囊幸无恙,莲峰吾亦葺吾庐。

漠漠复雰雰,东风散玉尘。明催竹窗晓,寒退柳园春。绿酝香堪忆,红炉暖可亲。忍心三两日,莫作破斋人。

少无福。早孤独。憔翟一身无告嘱。日常思。日常思。此事分明,皇天便得知。见远促。见远促。侍来偏亲增汝禄。孝心推。孝心推。致感神明,洪喜得共随。

三晋连年苦被兵,九重拊髀忆豪英。诏书更不从中御,万里长城一委卿。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

勿谓年来世道艰,都缘彼此不相参。一生知已有千万,十事从人无二三。红杏无坛堪拱北,白莲有社结和南。扁舟若有东归便,断竹枯松寄一担。

朔风吹雪满横湖,众鸟归栖日欲晡。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暝禽图。

薄福住常云,生涯只任真。灯笼悬露拄,北斗对南辰。法法皆依位,机机合见人。大家齐努力,扶起破沙盆。

此举朝廷系重轻,先生直以去为荣。但令天下无邪党,不愿吾曹有令名。模楷昔曾宗李氏,缙绅今尽说阳城。是非公论从来定,少待前头风浪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