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春会

官家春会与民同,土酿鹅竿节节通。
一匝芦笙吹未断,蹋歌起舞月明中。

作品评述

诗词:《饮春会》
朝代:明代
作者:木知府

饮春会,与民同,
土酿鹅竿节节通。
一匝芦笙吹未断,
蹋歌起舞月明中。

中文译文:
在春天的聚会上,
与百姓们一同欢庆,
用土制的鹅竿酒杯,节节相连。
芦笙吹奏不停息,
欢快的歌声和舞蹈在月光下展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时期的一个春日聚会场景。诗人木知府以一种轻松欢快的笔调,表达了官员与民众共同庆祝春天的喜悦和欢乐的场景。

第一句“饮春会,与民同”,表明了官员们与普通百姓一同参与春天的聚会,展现了官民之间的和谐与共融。这种平等与融洽的氛围在明代社会中是比较罕见的。

接下来的两句“土酿鹅竿节节通,一匝芦笙吹未断”,描述了饮酒的场景。土酿鹅竿是明代一种常见的酒器,而节节相通则意味着人们的杯盏相连,彼此交流与对饮。芦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其声音悠扬,诗中用一匝来形容芦笙的吹奏声,意味着音乐的不间断,增添了活力和欢乐的氛围。

最后两句“蹋歌起舞月明中”,描绘了人们在月光下载歌载舞的场景。蹋歌起舞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以及对春天的喜悦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聚会的热闹和愉悦,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明代人们的春日欢庆场景,展示了官民共融、欢乐祥和的社会氛围,给人一种欢快轻松的感觉。

诗词推荐

鬼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竟何功,自取焚如酷。感彼万动微,保生在无欲。不见青林蝉,饮风聊自足。

尝闻君子居,一日顾必葺。李侯作新斋,制度皆自给。轩楹如肺腑,豁达可出入。取竹渭水湄,移松陇山隰。岁寒远相依,劲节久孤立。栽培岂无法,根著至今湿。清风在目前,独我得多挹。归壤共无涯,往日不可及。惟忧属后人,长半边声急。

忆在山中日,溪边把钓钩。相逢恐惊起,招手却回舟。

灯雾里。老去昔游不记。月似旧时人不似。小楼何处是。归卧晚香翠被。玉酒著人小醉。欲睡先来都不睡。此情那恁地。

葳蕤不记名,绝壁挂缕缕。果否垂衣年,丝麻绩蠭午。

何须著意苦吟诗,未动毫端万景随。千载骚人还把手,谁云陶谢不同时。

仗节辞王室,悠悠万里辕。诸君皆雨别,一士独星言。啼鸟乱人意,落花销客魂。东坡爱巢谷,颇恨晚登门。

雪松仙客,箕山道士。来访思斋老子。思斋何处未归来,想只在、翠红乡里。风清月白,橙黄*紫。一巷笙歌纷起。良宵不遇负佳宾,都不念

绿杨阴下。短帽轻衫行信马。过尽春风。踏尽青青打尽红。舞鸾歌凤。人面湖光红影动。醉眼归时。人在朱楼曲角西。

八年困名场,万里有慈亲。吟变闽越声,衣有京洛尘。况复久相依,知子文行淳。不能致一第,虚作金銮臣。昔予贬商洛,相送远涉溱。今予谪滁上,语别清淮滨。途穷与道丧,讵免同沾巾。

日出过山头,日入宿山下。我行山亦行,隐隐似奔马。朝昏山送迎,山意自倾写。借问征途间,谁如此山者。

树影阴蒙迳,云衣浅扑门。禅心无冷暖,客意自晨昏。涧水鸣孬破,山花野血喷。再来何薄暮,驺从触狐蹲。

仄月高寒水石乡。倚空青碧对禅床。白发自怜心似铁。风月。使君子细与平章。已判生涯筇竹杖。来往。却惭沙鸟笑人忙。便好剩留黄绢句。谁赋。银钩小草晚天凉。

久旱吴田半不收,子今西浙往东州。且图有展炊巾处,佛法从教烂却休。

瞬目迷千劫,扬眉隔万山。一真分瑞出双关。混入华元,到此有何难。*质飞金翼,凝阳透玉环。惺然洗觉梦魂间。云去无心,物外独清闲。

官舍若幽居,四围山水绿。中有超诣士,簿书厌拘束。邂逅文字饮,交契如金玉。朱弦发清音,纹楸理新局。一杯复一杯,夜阑更秉烛。木落夫宇宽,蟹肥酒初熟。相期壮观游,凭高重送目。勿令儿曹知,此味我所独。

人定亥,父母年高须[保]爱。但能行孝向尊亲,总得扬名于后世。

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灵苗此孕毓,肩肢或具体。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上药无炮炙,龁啮尽根柢。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

十年所闻溢吾耳,去年诵君书一纸。古人三语得奇士,况此磊落数百字。相逢千财万壑里,有客如君请兄事。才高自古人所忌,认缟不售反惊世,好诗取客如券契。我无三者犹至是,如君之贫不可避。如君之贫不可避,呼舟径渡寒潮外。

陌上鸣钲夜向晨,缀行花锦照城闉。湔裙未免多游女,舍耒深忧有惰民。史载孝娥今列祀,骚云帝子没为神。腊傩固匪儒家法,居鲁安能异鲁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