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过黄积庵南轩赋赠(其一)》
拼音和注音
huā chéng sān yuè shí , yè dài yī qiū s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月食:(名)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正好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亮上去,月亮上就出现黑影,这种现象叫月食。太阳光全部被地球挡住时,叫月全食;部分被挡住时,叫月偏食。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一室城南小,幽人已有馀。
花乘三月食,叶待一秋书。
诗句先年老,禅心入夜虚。
我来分啸傲,每至暮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