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郑闽清

多着襦裙少裹巾,形容苍槁意清真。
旧时论语都忘记,难做深衣社里人。

作品评述

《答郑闽清》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多着襦裙少裹巾,
形容苍槁意清真。
旧时论语都忘记,
难做深衣社里人。

诗意:
这首诗以对郑闽清的回答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思考。诗中描述了穿着襦裙而不裹巾的形象,这种着装方式象征着朴素、质朴的生活。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清贫与清真,不追求物质的华丽与繁杂,而更注重心灵的净化和内在的真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诗中的"襦裙"和"裹巾"是对衣着的描绘,襦裙比裹巾更简朴,更符合作者对清贫生活的向往。通过这样的形象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宁愿过清贫而真实的生活,也暗示了对于世俗功利的抗拒。

诗中的"苍槁意清真"一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净化和追求清真的愿望。苍槁意指的是苍老和干瘪,意味着岁月的洗礼和人生的历练,而清真则代表着心灵的纯洁和追求真理的意愿。这两个词的并置,传递了一种对于岁月的接纳并将其视为内在净化的过程。

接下来的两句"旧时论语都忘记,难做深衣社里人",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功利的抛弃和对于内心修行的追求。"旧时论语都忘记"意味着作者不再追求权威的经典和世俗的名利,而是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探索和思考。"深衣社里人"指的是追求内心深处真实的人,意味着作者希望成为一个真诚、深思熟虑的人,而不是被世俗琐事所困扰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朴素生活和内心净化的向往,以及对于追求真实、抗拒世俗的思考和追求。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作者展示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让读者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松陵秋已老,正柳岸田家,酒醅初熟。鲈脍莼羹,万里水天相续。扁舟凌浩渺,寄一叶、暮涛吞沃。青箬笠,西塞山前,自翻新曲。来往未应足。便细雨斜风,有谁拘束。陶写中年,何待更须丝竹。鸱夷千古意,算入手、比来尤速。最好是,千点云峰,半篙澄绿。

新树低如帐,小台平似掌。六尺白藤床,一茎青竹杖。风飘竹皮落,苔印鹤迹上。幽境与谁同,闲人自来往。

万里飘如不系船,空囊短褐过年年。食时无饭芒鞋破,只向街头旋乞钱。

正尔元无事,胡然不自聊。髯衰纷若雪,梅早缀如椒。太白倾残榼,方炉爇柿樵。宦才成此味,隐莫待渠招。

柱石中朝黄阁相,河山千古南州。多君谈笑觅封侯。朱轮**盖,锦带佩吴钩。满府治声歌五*,稍稍俊气横秋。今年寿席更风流。青云新甲第,一笑醉金瓯。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学通儒释三千卷,身拥旌旗二十年。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今日总来归圣代,丈人先达幸相怜。

夜色澄明。天街如水,风力微冷帘旌。幽期再偶,坐久相看才喜,欲叹还惊。醉眼重醒。映雕阑修竹,共数流萤。细语轻盈。侭银台、挂蜡潜听。自初识伊来,便惜妖娆艳质,美眄柔情。桃溪换世,鸾驭凌空,有愿须成。游丝荡絮,任轻狂、相逐牵萦。但连环不解,流水长东,难负深盟。

梅要疏开,雪教迟下,怕他寒入江天。有月桥仙客,相伴婵娟。巷陌升平气象,一时都在鸣弦。望东家锦里,雁到云边。书到云边。尊前翠眉环唱,道新腔字稳,花折声圆。此去凤池游戏,碧波添插金莲。看长生叶上,龟寿千年。人寿千年。

牢落生涯在水乡,只思归去泛沧浪。秋风萤影随高柳,夜雨蛩声上短墙。百岁易为成荏苒,丹霄谁肯借梯航。若教名路无知己,匹马尘中是自忙。

妙舌寒山一居士,净居金粟几如来。玄关无键直须透,不得春风花不开。

我有屋三间。柱用八山。周回四壁海遮拦。万象森罗为斗栱,瓦盖青天。无漏得多年。结就因缘。修成功行满三千。降得火龙伏得虎,陆地通仙。

地深湘渚浪,天远桂阳城。故里楸花别,诸生柳絮迎。一夔开迹后,六舞待时行。子自调新律,吾衰閟旧声。

剃染酬初愿,皈依向大乘。夙传人似玉,新纳戒如冰。香钵分甘露,田衣挂紫藤。从今翠微里,添个白云僧。

近取河湟议出师,公才正合济今时。朝廷好问平戎策,郡县无劳谕蜀辞。萧相餽饷堪仰给,马卿建节忽西之。未容岁课关中奏,即听风声剑外驰。垅雪欲飞行路片,江花应发到官枝。桑麻蔽野居民富,锦绣连甍雅俗熙。万井讴歌饶乐事,百城财赋省文移。就更使部虽云速,入用王朝固未迟。

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器量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不作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空山旧迳绿苔满,古寺斋盂白薤蒸。暑雨坐中飞漠漠,野泉林外落层层。从来胜绝皆离俗,未有幽深不属僧。唯爱溪头一寻水,莫闻流浪莫闻澄。

醉毫叵我落乌丝,况是桃源乍入时。祗恐升平要华藻,赐笺春动万年枝。

旅雁声孤过旧林,相怀无处共论心。眠云未负他年约,看雪难忘尽日吟。江上信稀寒浪阔,竹边房掩夕阳深。寂寥闲坐西窗下,空把馀情寄玉琴。

嗤琼笑玉。向画堂可肯,风露边宿。耐冻禁寒,便瘦宜枯,前生莫是孤竹。从来不上春工谱,梦不到、沈香亭北。算只消、澹影疏香,伴个幽栖人独。莫待痴峰_蝶,倩青女捺住,多少红绿。落雁寒芦,翠鸟冰枝,近傍三间茅屋。□□□□□□□,□□□、□□□□。想这般,夷旷襟怀,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