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楼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
寒蟾千里夜如书,新雁一声天欲秋。
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
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作品评述

《月夜登楼》是宋代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宇澄清暮霭收,
在这月色皎洁的夜晚,远方的霭气渐渐散去,
Translation: The jade palace clears up as the twilight haze dissipates,

吟边怕倚仲宣楼。
我吟咏着,只怕依靠着仲宣楼。
Translation: I chant by the border, afraid to lean on the Zhongxuan Tower.

寒蟾千里夜如书,
寒冷的蟾蜍正是千里之夜,宛如一本书籍,
Translation: The cold toad under the moon, a night spanning a thousand miles, is like a written book,

新雁一声天欲秋。
一声新雁的叫声,预示着秋天即将到来。
Translation: With the cry of a new wild goose, the sky hints at the arrival of autumn.

湖海谁青豪杰眼,
是谁能够看出湖海中的英勇豪杰?
Translation: Who can discern the heroes' spirits within the lakes and seas?

风霜易白少年头。
风霜易使年轻人的头发变白。
Translation: The wind and frost easily turn the young man's hair white.

更残忽听荒城角,
更加凄凉,突然听到荒凉城角的声音,
Translation: Even more desolate, suddenly hearing the sound of a desolate city corner,

吹老梅花总是愁。
吹拂着老梅花,总是带给人愁绪。
Translation: The blowing wind on the old plum blossoms always evokes sorrow.

诗意与赏析:
《月夜登楼》描绘了一个月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示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的开篇以月亮为中心,描绘了夜晚霭气消散、月光明亮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边境吟咏的心境,以及对历史传说中的仲宣楼的倚靠之虑,凸显了诗人对于事物不稳定性的担忧。

随后,诗人以寒蟾为象征,将夜晚的景象与秋季联系在一起,蟾蜍的叫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里蕴含着光阴易逝的意味,暗示着人生短暂的真理。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湖海谁青豪杰眼?”这是一个修辞问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豪杰英雄气概的敬仰和追求。然后,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风霜使人头发变白的现象上,用以暗示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

诗的结尾再次突出荒凉和凄凉的气氛,描述了听到荒城角的声音,以及吹拂老梅花带来的愁绪。这里的荒城角和老梅花都是象征着寂寞和凄凉的意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忧思。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对月夜、蟾蜍、风霜等元素的运用,寄托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慨。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给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美感。

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黄庚在宋代诗坛的才华与情感表达能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于岁月流转、人生短暂以及历史沧桑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词既具有宋代文人的典雅风格,又融入了黄庚独特的情感体验,使人在阅读中沉浸于静谧而深邃的意境之中。

作者介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诗词推荐

澄江如练,远山横翠,一段风烟如画。层楼杰阁倚晴空,疑便是、支矶石下。宝奁琼鉴,淡匀轻扫,纤手弄妆初罢。拟将心事问天公,与牛女、平分今夜。

予生浙东,世业农。总角失所天,稍从里闬儒者游。年十八,婺以充贡。凡八至礼部,始得一青衫。间关二十年,仕不过县令,擢才南阳教授。绍圣改元,实六十五岁矣。秋风忽起,巫告老于有司,适所愿也。谓同志曰:任无补于上下,而退号朝士。婚姻既毕,公私无虞。将买扁舟放浪江湖

朝草天子奏,夜语思忧琴。因声含香气,其韵流水音。仙乐朱凤意,灵芝紫鸾心。翻然远求友,岂独双归林。松吹暑中冷,星花池上深。倘俾有声乐,请以丝和金。

秋向郊原静处寻,古墙围绕荜门深。迂回窈窕层苔路,青紫丹黄千树林。风定小池开竹影,日中高榭合藤阴。孤琴更在西邻北,遥领清商识隐心。

不著名身与句身,迥然超过亦无真。谁知终日腾腾者,便是当来本分人。

青春已属明年事,昼漏初知夏景长。日日南风昏成竹,残红虽有不成妆。

旧吒通家子,容干相国尊。身犹安燕幕,心每击龙门。赤舄三年去,清朝百度存。灊峰天柱折,一恸岂私恩。

短发不盈梳,年来半斑白。吾今四十二,敢望能满百。负郭苦无田,安居未成宅。况复世路艰,国步日侵迫。未必松楸旁,常得看书册。区区抱短见,贫贱中外隔。寄此乡国间,踪迹亦如客。览镜酒杯空,浩歌天地窄。

晚随酒客花间散,夜与琴僧月下期。

木落雨淅沥,灯昏鼠窥觎。早卧定不寐,鲁经略卷舒。共姬一妇人,葬与嫁之初。四十三年间,九见褒笔书。傅母夜阙一,甘就焚如枯。表此以愧彼,有躯不如无。西子沼人国,改事遨五湖。嗟嗟东昏侯,犹不失玉奴。

西风入丛竹,惨澹带秋阴。惊起中汦雁,衡阳万里心。

云物澹清晓,无风溪自闲。柴门对急雨,壮观满空山。春发苍茫内,鸟鸣篁竹间。儿童笑老子,衣湿不知还。

区区奔走漫华颠,一别王官十四年。绿玉峡中喷白玉,溉田浇竹满平川。

梦魂久不到清朝,纵遣巫咸未易招。塞北今惟一韦叡,江南前此几陈乔。扶颠个个无长策,徘闷时时引大瓢。它日松根深掩骨,何须竹帛有名标。

东堂先晓,帘挂扶桑暖。画舫寄江湖,倚小楼、心随望远。水边竹畔,石瘦藓花寒,秀阴遮,潜玉梦,鹤下渔矶晚。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彩笔赋阳春,看藻思、飘飘云半。烟拖山翠,和月冷西窗,玻璃盏,蒲萄酒,旋落酴醿片。

公表问东风何事,断送残红,便拚归去。牢落征途,笑行人羁旅。一曲阳关,断云残霭,做渭城朝雨。欲寄离愁,绿阴千啭,黄鹂空语。遥想湖边,浪摇空翠,弦管风高,乱花飞絮。曲水流觞,有山公行处。翠袖朱阑,故人应也,弄画船烟浦。会写相思,尊前为我,重翻新句。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荷心有露似骊珠,不是真圆亦摇荡。

三楚风流信有人,先声今已彻咸秦。宁为鸡口官无小,欲试牛刀久要新。细肋卧沙勤下箸,长芒刺眼莫沾唇。山西豪杰知吾老,为说犹堪举万钧。

七十古稀有,君今迁倦游。危机直虎口,薄利只蝇头。黄发宜登用,清时忍退休。遥知江上宅,聊近水边鸥。

十日春风,又一番调弄,怕暖愁阴。夜来风雨,摇得杨柳黄深。熏篝未断,梦旧寒、浅醉同衾。便是闻灯见月,看花对酒惊心。携手满身花影,香雾霏霏,露湿罗襟。笙歌行人归去,回首沈沈。人间此夜,误春光、一刻千金。明日问、红巾青鸟,苍苔自拾遗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